南北教育对话在莞举行 海德双语展现未来育人新范式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11-07 10:32:33
 
 
  11月5日,一场汇聚南北教育智慧的思想交汇在东莞海德双语学校热烈展开。北京大学代表与北京市顺义区教育干部研修班共20余名教育专家,携手东莞市黄赛勇校长工作室、张东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教育交流活动。作为一所成立仅五年的K12民办学校,海德双语学校以“一切为了未来”为核心理念,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科学化教学管理,逐步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教育生态体系,吸引了来自全国多地教育同仁的关注。当天,参访团实地走访了学校的图书馆及教育教学成果展区,集中观摩了学生科创项目与美术创作作品,现场频频驻足交流,对学校在创新素养培育方面的可视化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在随后的研讨分享中,海德双语学校校长梁萍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办学逻辑与发展路径。她指出,不同于传统学校“先建校后规划”的常规模式,该校在筹建初期便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顶层设计,围绕“学校为何存在”“不同学段学生的真实需求”“课程如何支撑成长”等根本问题展开系统思考。梁萍强调:“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我们追求的是师生、家校、社校之间一切为了未来的双向奔赴。”基于这一理念,学校对传统管理架构实施深度重构,将原“教学处”拆解并升级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课程研发中心”与“教师发展中心”,同时将“德育处”转型为“学生发展中心”与“家校共育中心”,推动管理职能向服务支持转变,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组织变革。这一改革不仅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也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海德双语构建起覆盖学生、教师、家长与行政人员的四维课程网络,明确以“认知力、学习力、专业力、领导力”为四大核心素养目标。梁萍在分享中特别提到:“教了不等于学会,这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坚守的教学共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评价反馈全过程,促使教师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实效而非单纯的知识传递。学校推出的“家长成长营”成为家校协同的亮点项目,针对新生家庭开展全天候集中培训,课程内容基于真实的学生心理辅导数据开发,涵盖沟通心理学、青少年脑科学、情绪管理等多个维度。课后匿名调查显示,家长对课程的整体满意度达到98%,反映出家庭教育支持体系的有效性与受欢迎程度。目前,该项目已逐步形成可复制的家校共育模式,正在区域内产生辐射效应。
 
  过去五年,海德双语学校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双重跃升。在校生人数由最初的1300人增长至6200人,教师团队从179人壮大至480余人,师资结构持续优化,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在学业质量方面,学校中高考成绩稳步上升,连续两年斩获东莞市“增值评价第一”的荣誉,充分体现了其教育模式在促进学生进步方面的显著成效。学校党支部书记曾洪成在交流中表示:“我们不只追求分数,更重视每个孩子终身学习能力的奠基,关注每位教师的专业进阶,也致力于提升每位家长的教育认知。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奔赴的过程。”这一观点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共鸣。
 
  研讨过程中,来自北京顺义区教育研究中心的王晓芳科长表示:“从顶层设计到课程落地,海德双语展现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样态。特别是‘双向奔赴’的理念,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机制,为我们区域教师培训和学校改进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经验。”北京参访团相关负责人亦指出,此次遴选参访学校时,重点关注具有创新性与代表性的教育实践案例,而海德双语虽建校时间不长,却已形成系统、前瞻且可操作的教育体系,展现出强烈的改革意识与专业深度,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此次交流不仅促进了南北教育理念的碰撞融合,也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