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03,广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联盟在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正式宣告成立,一场聚焦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盛会拉开帷幕。此次大会由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副校长、广东省职业教育王琳名师(名匠)工作室主持人王琳发起,以“凝聚名师力量,赋能中职教育”为主题,整合省内多个市县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名师资源,通过举行启动仪式、主题演讲与名师论坛等多维环节,构建起一个跨越区域与专业的教师协同发展平台,标志着广东中职教育在资源整合与协作机制上迈出关键一步。该联盟的诞生,正顺应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中职教育提质增效注入持续动力。
东莞市信息技术学校校长李勇战担任大会主持,他在发言中明确指出,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重镇,身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中职教育承担着为产业一线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联盟的组建,意在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域分割与校际壁垒,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流动与共享,为中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一条“协同共进”的新通道。这一机制不仅强化了教师个体发展与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之间的联动,也为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东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亦在致辞中强调,联盟运作须坚持“共建、共享、共赢”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广东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
在庄严的启动仪式上,一段精心制作的联盟主题宣传片率先播放,全面呈现了省内各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历程、教学成果与发展蓝图,展现出职业教育一线骨干力量的蓬勃生机。随后,大会公布首批联盟成员单位及其主持人名单,并现场颁发成员证书,完成签约程序。在全体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主办单位领导与多位名师代表共同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联盟”揭牌,各工作室主持人同步签署联盟协议,宣告该组织正式进入实质化运行阶段,开启广东职教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仪式结束后,大会转入深度交流环节。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琳率先登台,作题为《新时代中职教育的创新与突破》的主题演讲,她从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趋势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三个维度切入,系统阐述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以课程重构、教学革新与产教融合为抓手的实践路径,为联盟未来工作提供了理论框架与行动指引。其观点立足一线、视野开阔,引发广泛共鸣。
紧随其后的是“工作室主持人论坛”,肇庆市丁廷廷名师工作室丁廷廷、邵华名师工作室邵华,深圳市龙岗区黄中文名教师工作室(黄中文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黄中文,以及东莞市李志强名教师工作室李志强、彭金美名师工作室彭金美、邱爱军名师工作室邱爱军等多位资深职教专家齐聚一堂,围绕“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他们一致认为,中职教师面临从经验积累到能力转化的关键瓶颈,必须倡导“终身学习+教学创新”的双轮驱动模式,为青年教师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成长路径。针对当前优质教育资源分散、共享困难的问题,嘉宾们呼吁联盟应建立统一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打通信息孤岛,实现跨区域协作。在产教融合方面,多位主持人强调“校企协同培养教师”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企业实践、项目共研等方式,使教师能力与产业技术演进保持同步。同时,论坛还就联盟首年度工作规划提出建设性意见,包括设定阶段性目标、明确预期成效、建立评估反馈机制等,为后续工作推进奠定基础。
此次联盟的成立,不仅是广东省中职教育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作创新,更构建起一个集“校校协同、校企联动、师资共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平台。过去多年,各地名师工作室虽各有建树,但多呈“孤岛式”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今依托联盟机制,各工作室将以更紧密的姿态联动起来,整合优势资源,协同开展课题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改革。未来,联盟将持续拓展成员范围,深化合作内涵,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师发展新模式,助力大湾区打造现代职业教育高地,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