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长安镇起伏的工地轰鸣声中,一支由"90后"主导的基建军团正以颠覆性思维改写传统城乡改造剧本。面对新安社区1599户居民沉积三十年的居住困境,中建五局华南公司青年突击队祭出"空间革命+需求定制"组合拳,将20亿投资转化为39.8万方立体生活解决方案,用钢混结构书写新时代民生答卷。
这支平均年龄29岁的特种部队甫一进场就打破政企协作僵局。项目负责人刘平带领团队与社区建立"双向穿透"沟通机制,50余次设计推演会实现村民诉求的颗粒化转化——围合式布局破解传统安置房人际疏离痛点,可切换式篮球宴会厅填补集体记忆载体空白,架空层功能模块精准适配老中青三代需求。在基坑开挖阶段,每日驻场监督的村民代表见证着50米山体到12米深坑的蜕变,开放日活动中"户型沙盘三维推演系统"更让搬迁焦虑消弭于可视化进程。
技术攻坚层面,"UE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构建起数字孪生战场,95后商务总监王信斌独创的成本预警模型实现20亿元投资的毫厘级管控。安全工程师徐浏源推行的网格化安全管理4.0版本,将传统"三检制"升级为AI隐患识别系统,施工至今保持零事故纪录。面对混凝土浇筑工艺瓶颈,"00后"施工员李权在导师带徒机制下革新振捣时序算法,使单日作业效率提升23%。
这个被纳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标杆项目,其深层价值在于探索出"代际需求前置满足"的城乡融合范式。项目规划的商业综合体与15分钟养老圈形成消费闭环,共享书房与儿童科学馆构建全龄教育矩阵,三代同堂户型设计保留宗族文化基因。东莞市委改革办专家指出,该模式破解了传统农民公寓"居住升级、社群瓦解"的痤疮,为湾区城中村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价值再生模板。
当2027年交付节点迫近,这群青年建设者已在谋划更宏大的产城融合棋局。项目二期预留的智慧物管中枢将接入城市大脑,地下空间预埋的物流管道直连东莞智能制造产业带。正如中建五局东莞分公司党委副书记文赛波所言:"我们不是在砌砖码墙,而是在浇筑城乡价值重构的混凝土基座。"这场由Z世代主导的空间革命,正将大湾区城乡高质量发展的蓝图淬炼成可触摸的现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