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随着机械轰鸣声划破长空,万江街道新村现代化产业园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在争议声中强势启动。这个占地1.5万平米的"微型城市"建设现场,标志着东莞城市更新战役进入深水区。街道党工委以破釜沉舟之势,将1035套保障房与900套配售型住房、408套安置房编织成人才安居网络,直指湾区产业人才争夺战的核心痛点。项目规划中"15分钟生活圈"的野心布局,透露出城市治理者重构产城关系的深层考量。
6.8万建筑体量暗藏城市更新的精密算法:三栋保障性住房构成垂直社区骨架,地下停车场与商业设施的嵌入式设计展现空间利用的极致追求。值得关注的是,项目与周边产业载体形成"磁吸效应"——27亿元先行投入的振亮精密等8个重点项目已显现引擎效应,36亿元后续资金瞄准低成本空间建设,这种"以居引产"的创新模式正在改写传统产业园发展路径。统计显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日均万人级的产城流量入口。
在"滨水新城"蓝图下,万江街道祭出未来五年超百亿的投资组合拳。党工委负责人坦言,这场豪赌的核心在于破解"产业空心化"魔咒:通过土地整备释放的120万平米产业空间,与三生融合社区形成价值闭环。值得玩味的是,项目特别强调"防止绅士化"的设计理念,商业设施配比严控在15%以下,这种克制折射出城市运营思维的进化。随着大湾区人才争夺进入白热化阶段,万江模式或将成为二线城市突围的试验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