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住房交易呈现"量价齐升"态势,3月24-30日期间,一二手住宅合计网签量突破1200套大关,环比增幅达15%。在契税新政与房企季度冲刺双重刺激下,核心区改善型项目与刚需盘形成错位共振,推动市场信心指数连续三周回升。值得关注的是,二手房市场在连续四周刷新成交纪录后,套均成交面积较上月扩大8.6平方米,预示改善需求正在加速入场。
一手房市场供应缩量下的逆势上扬
当周住宅新增供应量骤降至128套,创下本年度单周最低纪录,但成交端却实现30%的环比暴增,形成"量缩价挺"的反市场常态。常平镇卓越·蔚蓝领秀以1.5万元/㎡备案价入市,与长安镇一湾云璟·观境62套即开即罄形成价格梯度,印证板块分化加剧。据中原研究院监测,剔除天骄国际项目60套回迁房集中备案的异常因素,实际市场成交增幅仍维持在18%的健康区间,显示购买力正在向核心地段聚集。
二手房市场量价指标突破关键阈值
795套的周成交数据不仅刷新节后峰值,更标志着市场正式回归契税新政后的常态化运行轨道。在寮步、南城等热点片区带动下,二手均价突破1.5万元/㎡心理关口,环比涨幅达4%,创下近13周最大单周涨幅。瑞城搜研究院监测显示,总价300-500万元改善型房源成交占比提升至37%,较年初增长9个百分点,直接推动套均成交面积突破106㎡,形成明显的"换房驱动"市场特征。
多位机构负责人指出,当前市场呈现"政策市"的典型特征:住建部门精准调控下,房企通过"饥饿营销+价格杠杆"的组合策略成功激活观望需求,而二手房交易税费优化则加速了存量房源的流通效率。随着二季度32个待入市项目蓄客量突破历史同期,预计4月将出现供应放量与成交冲高的"双浪叠加"效应,但镇街间市场表现的分化差值可能扩大至3倍以上,形成"核心区高热、远郊承压"的割裂格局。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