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掀起的传统淡季效应重创东莞楼市,供需两端同步陷入"速冻"模式。市住建局最新数据显示,4月首周(3.31-4.6)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量仅350套,较前周断崖式下跌21%,二手住宅网签499套环比骤降37%,创下近三月最大单周跌幅。令人关注的是,新房市场已连续两周出现零供应,多家房企主动暂停推新计划,开发端与销售端形成双重收缩态势。
市场停摆迹象从供应端口暴露无遗。市住建局预售审批系统显示,上周全市无任何住宅项目获取预售或现售许可证,这是继前周仅1盘取证后,新房供应再度归零。合富研究院李兴旺指出,传统"清明不置业"的民俗禁忌叠加房企战略收缩,导致市场呈现"供需双降"的自我调节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高端项目正酝酿破局:滨海润府II望雲祭出"零飘窗+超高得房率"设计抢市,香港中心紫荆8号以宾利试驾撬动富豪圈层,一湾云璟则剑指234㎡顶豪市场,显示开发商正通过产品力突围打破僵局。
成交数据折射出假日经济的杀伤力。新建住宅39786㎡的成交面积环比缩水28%,案场到访量和认购量分别暴跌20%、70%,市场热度跌至冰点。瑞城搜研究院王斌观察到,特价房促销成为主流营销手段,此前"涨价倒计时"的逼定话术几乎消失,但整体让利幅度仍显保守。二手市场同样遭遇急冻,55501㎡成交面积环比缩水34%,终结了此前连续四周的上涨趋势,不过15354元/㎡的成交均价仍环比微涨1%,释放出价格触底信号。
二手住宅网签数据统计表
业内专家将此次调整视为市场自我修复的重要节点。合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李兴旺强调,住建部新发布的《住宅项目规范》正倒逼行业提升产品标准,当前成交缩量实为需求后置而非消失。市场观察人士指出,随着清明假期扰动因素消退,被压抑的刚需和改善需求或将集中释放,但政策面的边际放松力度将成为市场复苏的关键变量。当周土地市场无住宅用地挂牌,开发商资金链压力与土地财政诉求的博弈仍在持续。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