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望牛墩下漕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房二期主体结构正式封顶。现场彩旗飘扬,村民代表与施工方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作为承载752户村民安居梦想的民生工程,此次封顶标志着项目全面转入内外装修及配套施工阶段,为2026年底竣工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严格把控每一道工序,确保建筑质量经得起时间检验。"中建八局项目负责人李明介绍,二期工程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将传统施工周期缩短40%,同时引入BIM技术提前化解管线碰撞难题。
站在封顶楼栋俯瞰,珠江支流水道蜿蜒而过,江风穿堂而过驱散夏日暑气。这个总建面11.4万平方米的滨江社区,规划5种户型752套住房,涵盖65㎡刚需户型至180㎡改善大宅,满足不同家庭居住需求。
"每栋楼间距超60米,确保户户南北通透。"设计师张薇展示规划图,"西侧临江景观带将保留原有水系,建设亲水栈道和滨水公园,让村民推窗见绿、开门见景。"社区内还配建12班幼儿园、3000㎡社区服务中心、500㎡肉菜市场,步行5分钟可达规划中的地铁R1线站点。
"目前外立面幕墙样板已通过验收,机电安装同步推进。"施工方项目副经理王建国指着进度表介绍,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园林景观施工,选用凤凰木、蓝花楹等本土树种营造四季景观,地下停车场采用环氧树脂地坪和智能停车系统。
为确保村民早日回迁,项目部建立"日巡检、周调度、月验收"机制,200名工人三班倒作业。"我们已经对接三家大型物业公司,将根据村民需求定制家政、养老等增值服务。"望牛墩镇城建办负责人表示,将联合施工单位开设"村民开放日",定期公示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测报告。
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望牛墩镇近年来加速推进13个城中村改造项目。下漕片区改造不仅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更通过植入滨水商业街、滨水科创中心等业态,推动沿岸旧厂房转型为数字创意产业园。
"改造后的下漕将串联起赤滘口湿地公园和官派古村落,形成'一江两岸'文旅新轴线。"东莞市城市更新局负责人表示,将复制下漕经验,在水乡片区打造10个高品质滨水社区,让城市更新真正成为民生工程与产业升级的双重引擎。
当挖掘机停止轰鸣,塔吊臂归于静止,这片历经岁月沉淀的土地正悄然蜕变。从村民翘首期盼的安置房到充满活力的滨水社区,望牛墩下漕城中村改造项目诠释着城市更新的深层内涵——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始终守护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封顶仪式上老村长所言:"我们期待的不仅是新房子,更是属于下漕人的新生活。"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