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滨海湾新区威远城市花园交付现场涌动热流,244宗权益人有序办理收房手续,标志着该区首个安居工程正式投入运营。在春日暖阳下,手持金色钥匙的武山沙村民陈沛基难掩激动:"从打地基到精装交付仅用两年半,这样的建设速度刷新了湾区安置工程纪录。"
这座总投资11.6亿元、建筑面积28.5万㎡的现代化社区,以10栋住宅楼、全龄教育配套及双层地下空间构成完整生活系统。项目指挥部数据显示,1700余套安置房实现户型适配精准化,覆盖从单身公寓到四代同堂的6类居住需求。选房阶段97.6%的签约率,印证了"民生为本、安置先行"政策设计的市场穿透力。
"装修队下午就进场,三个月后全家搬进电梯房。"现场首位完成收房的樊姓业主透露,村民自发组建的"装修联盟"已签约12家品牌供应商。这种民间协作模式,折射出岛民对城市生活的迫切向往。监控数据显示,交付首日即有43%业主启动装修程序,远超同类项目均值。
作为湾区城市更新的样板工程,威远岛的蜕变不止于居住升级。镇远中学、大湾区大学滨海湾校区、中交科创智造园等23个配套项目正同步推进,重构着这个曾以农耕为主的江心岛基因。交通部门证实,虎门大道断头路疏通工程使岛内通勤效率提升40%,牛压涌改造项目则让水域生态指标恢复至Ⅱ类标准。
"安置工程收官只是起点。"滨海湾新区建设局负责人在交付仪式上强调,随着现代化产业园保障房二期动工,未来三年将释放1500亩产业用地,吸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卫星遥感图显示,威远岛近五年建设用地占比已从18%跃升至47%,科创研发用地增幅达300%。
当夜幕降临,威远城市花园的景观灯光首次点亮,与对岸东莞港区的集装箱码头灯火遥相辉映。这座承载着2.3万原住民城市梦的江岛,正以"三天一层楼"的湾区速度,书写着产城融合的新叙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