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学院首个素人写作班开学,莞派文学添新军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15 09:24:45
 
  毛笔在签到簿上晕开墨迹时,王瑛粗糙的指节微微发颤——这位曾握了三十年幼儿园教鞭又转行做保洁的大妈,此刻在鲁迅文学院开学典礼的嘉宾簿上郑重写下名字。7月14日的北京热浪蒸腾,36位东莞基层写作者齐聚礼堂,中国作协主席张宏森面前的座次表标注着特殊身份:9名中国作协会员旁挨着27名省市会员,职业栏填着"摊贩""厂二代""中学教师"等字样。当东莞实验中学教师易翔发言提及"用诗歌对抗历史课堂的粉尘",后排的熊锋攥紧了印着五金厂logo的笔记本——这位90后"厂二代"的创作灵感,正来自车间里数控机床的金属嗡鸣。
 
  "你们笔下的油污味比香水更珍贵。"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的致辞引发全场掌声。他特意展开清溪村村民创作集的复印页,与东莞学员的《擦亮高楼》保洁日记并置:"当熊锋写下'淬火工序里藏着父亲的皱纹',当温雄珍记录夜市地摊的讨价还价,这就是新大众文艺最蓬勃的根系。"投影屏切换至西海固作家马慧娟的贺信,那句"素人写作是给文坛输氧"的寄语,让摆摊十余年的温雄珍湿了眼眶。东莞市委常委武一婷带来的"文学莞军"数据更添底气:近五年草根创作者增长240%,市政厅设立的创作津贴已惠及127名底层写作者。
 
  课程表泄露了教学设计的匠心。鲁迅文学院将王安忆的虚构写作课与《人民文学》资深编辑的改稿会相邻排布,特意在傍晚预留"生活素材碰撞"时段。教务主任透露,已收集学员的36份创作样本:王瑛的保洁日记里"擦亮二十六层玻璃如同抚平城市褶皱"的段落被重点标注;熊锋提交的组诗中"车床铁屑如时光碎屑"的意象旁打了星号。"我们不要精致的盆景。"班主任在班会上举起东莞作协的推荐信,泛黄纸页上还沾着某学员菜市场的葱叶残迹。
 
  开学当晚的宿舍灯火通明。易翔在窗台铺开教案本改写新诗,对面床铺的熊锋正视频连线东莞工厂——父亲在镜头里演示着新到的德国机床,为儿子创作补充细节。楼道转角处,温雄珍用手机拍摄北京霓虹,准备发给虎门夜市的老顾客:"看看咱也进京修行了!"此刻礼堂讲台上,象征传承的鲁迅石膏像被月光镀上银边,三十六本摊开的笔记本正等待书写新章——那些保洁布上的尘灰、车床边的铁屑、讲台的粉笔灰,都将在此淬炼成莞派文学的新火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