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电子屏上,松山湖第二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晓的成长报告单正在刷新——艺术素养栏新增舞蹈八级证书,社会实践栏跳动着"社区垃圾分类督导32小时"记录。这份实时更新的数字档案,成为7月11日东莞市教育评价改革研讨会的鲜活注脚。全市35个试点校的80位负责人齐聚,以"破五唯"为矛,向教育评价深水区突进。
五育评价重构学生画像
虎门赤岗小学的展台前,校长演示"数智五育平台":学生张宇轩的编程作品被AI解析出3项创新点,系统自动生成素养雷达图。"过去评三好只看分数,现在劳动课种菜都能换算学分。"寮步香市一小更构建大数据预警模型——当学生体育课时长连续两周不足,家长手机即刻弹出提醒。最震撼的是樟木头实验小学的"养正银行",孩子们凭美德积分兑换校长共进午餐券,德育量化难题迎刃而解。
教师评价打破职称困局
"请用三个证据说明您的教学创新。"万江中学的述职现场,数学教师林峰调出课堂视频:这道立体几何题,学生用AR建模得出六种解法。这正是松山湖教育管理中心推行的"证据链述评"——教师晋升需提交教学问题解决、学生进步追踪等五类实证。望牛墩中学更彻底打破"熬资历"传统,体育教师凭带出市冠军直接获评高级职称,学生簇拥教练欢呼的照片成为最硬核的评聘材料。
学业诊断实现精准导航
中堂实验中学的"学业画像仪"引发围观点击输入学生编号,系统显示初三李娜的薄弱项:二次函数动态题错误率达83%,推荐强化微课立即弹出。松山湖实验小学的素养评价表则细化到惊人程度——语文科目拆解出"非连续性文本解读"等12项能力维度。该校教务主任举起四年级作文分析图:"红色区域显示比喻修辞运用薄弱,下周将开设专项工作坊。"
专家诊脉环节火花四溅。东莞高级中学校长刘青直指痛点:"大数据不是数据堆砌!"他展示改造后的学生画像:去除"家庭藏书量"等无关指标,新增"跨学科项目完成度"核心维度。松山湖科研主任徐洁更预警风险:"某校的舞蹈考级加分引发家长内卷,必须设置素养积分上限。"
这些从35所学校破土而出的新芽,正嫁接成东莞教育评价改革的生态林。当大朗新民小学的"文雅少年"勋章别上学生衣领时,电子学分银行里,一场静默的教育革命已然启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