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一夏公益服务全面升级 惠及32镇街青少年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15 09:21:50
 
  虎门外语学校体育馆内,三百名孩子将彩纸折的千纸鹤抛向半空,缤纷纸影掠过"百千万·莞一夏"的巨幅背景板。7月14日的启动仪式现场,市委常委梁杰钊接过留守儿童陈小雨递来的纸鹤时,发现翅膀内侧写着"想学无人机"——这正是今年暑期公益服务的新增项目。现场展区陈列着升级清单:防溺水训练营配备AR模拟系统,非遗课堂引入3D皮影戏装置,心理辅导室挂着VR情绪疏导头盔。"去年覆盖19个镇街,今年32个全铺开。"市委社会工作部工作人员滑动电子地图,23个新增服务点的定位正在闪烁。
 
  "指挥办三天内要拿出资源调度表!"梁杰钊的现场部署引发连锁反应。市青少年宫主任当即联系科技公司增派无人机教练;松山湖片区代表拨通电话协调实验室资源;厚街镇社工站站长翻出留守儿童名册勾选重点对象。这份紧迫感源自任务分解表:教育部门负责衔接200名高校志愿者,文旅集团开放12处研学基地,最关键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村居活动中心需在7月20日前完成设施安全排查。大屏实时跳动着企业对接数据:某制造业巨头刚认领了80万元智能教具,物流公司承诺免费配送山区物资。
  在科技实践区,11岁的李伟正操控无人机穿越障碍,他的父亲在电子厂加班表上特意圈出"亲子开放日"。今年课程体系的升级脉络清晰可见:传统书法课旁新增数字水墨屏,篮球训练营引入运动损伤监测手环,最火爆的是"小候鸟城市融入"实景课——孩子们用VR眼镜"漫步"东莞大道,云端生成的城市导览图上标注着父母工厂位置。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督查组已暗访首批启动点:塘厦镇将集装箱改造成流动科技馆,茶山镇把荔枝林变成自然课堂。"杜绝摆拍式服务。"督查员指着课程记录仪强调,"每场活动需上传90分钟完整录像。"
 
  随着启动仪式的纸鹤被封装进时空胶囊,为期两个月的公益服务正式拉开帷幕。在长安镇霄边社区,首场防溺水课上的智能救生圈已联网应急系统;清溪镇的客家山歌课堂里,非遗传承人正调试AI编曲设备。当梁杰钊点击大屏发布全市课程地图时,陈小雨的无人机正在体育馆穹顶盘旋——这只曾写在纸鹤里的愿望,此刻化作银翼划出闪亮的轨迹。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