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东莞控股以雷霆之势完成新能源基建领域的关键布局。9月15日,位于穗莞惠城际交汇核心节点的东莞西站超充站正式投运,这项投资逾千万的标杆工程从立项到落地仅耗时58天,以每分钟服务0.8辆新能源车的硬核数据,刷新了湾区充电设施建设效率纪录。
这座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超级充电综合体,采用"双轨并进"的运营架构破解城市充电难题。在公交专用区,三台240kW智能充电桩构建720kW电力矩阵,可同步为六辆纯电动公交提供"闪电式"补能,将传统公交充电时长压缩65%。社会车辆区则部署"超充+快充"双模终端,其中两个超充端口支持800V高压平台车型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400公里"的极致体验,十二台快充终端以960kW总功率确保24辆私家车、网约车随到随充。
技术革新背后是深度的政企协同机制。该项目严格对标《东莞市2025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任务表》技术要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充电桩负荷动态平衡,运用AI视觉识别技术构建无感支付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控股与水乡控股打破行政壁垒建立的"资源置换-收益分成"合作模式,使土地资源利用率提升42%,为破解充电桩"选址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在运营维度,该站点开创"双24"服务标准:运营中心实时监控系统可自动诊断97%的设备故障,剩余3%疑难问题由专业团队15分钟内响应处置。据测算,全站年度充电量预计突破8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400吨。随着东莞控股宣布年内将新增12个高速服务区超充站点,湾区新能源车主的"续航焦虑"正在被系统性瓦解。
这项被列为东莞"五纵五横五连+X"超充走廊核心节点的工程,其战略意义远超充电设施本身。通过将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城市公交等多维交通体系深度耦合,东莞西站超充站正演变为辐射珠江东岸的能源补给中枢,为湾区"3060"双碳目标落地提供了关键的基建支点。当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35%的临界点时,这场由国企主导的充电网络革命,或将重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消费版图。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