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季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客流突破750万人次,车流逾156万辆次,同比增幅达23%和31%双线飘红,两项核心指标均刷新大桥通车七年来的季度峰值。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跨境通道之一,口岸正以日均处理8.3万人次、1.7万辆次的承载力,催化粤港澳生产要素的深度重组。
跨境政策激活港澳北上动能
"港车/澳车北上"政策持续释放制度创新势能,截至3月底港澳单牌车备案量突破14万辆,带动港澳居民跨境通勤形成规模化效应。首季单牌车查验量达88万辆次,同比激增34%,推动410万港澳居民经此通道北上,占口岸总客流54.6%。春节黄金周期间单日17万人次、2.5万辆次的通关峰值,印证港澳居民"一小时生活圈"的成熟度。边检部门负责人透露:"周末跨境消费已成常态,珠海商业体港澳客源占比突破四成。"
双向流动构建经济新循环
内地赴港澳"个人游"城市群扩容叠加珠海"一周一行"政策,催生大湾区特色旅游经济带。首季持旅游签注的内地旅客达150万人次,同比增长14%,"大桥+港澳"主题线路预订量同比翻番。国际旅客通道价值同步凸显,依托香港国际机场"空桥联运"模式,外籍旅客查验量突破12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者激增122%,马来西亚、新加坡籍旅客占比超六成。
智慧口岸建设破解通行瓶颈
面对跨境流量井喷,边检系统实施"通关效能倍增计划":车辆"一站式"查验系统响应速度压缩至15秒,货检通道改造释放30%候检区域,AI预检系统使旅客候检时长下降40%。通过接入湾区11城交通数据,实现客流预警准确率达92%。多语种服务小组联合200名志愿者,日均处理涉外咨询超500件,推动口岸服务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这座跨海超级工程正以每月新增3万备案用户的加速度,重构大湾区资源配置逻辑。当单牌车司机陈志强在珠海金湾享受完早茶,其车辆北斗轨迹已同步生成跨境保险数据——这恰是湾区制度型开放的微观注脚。随着深中通道、广珠澳高铁等动脉贯通在即,港珠澳大桥的"流量密码"或将开启更宏大的区域协同叙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