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东莞卫生健康领域改革在沙田镇落下关键一子。随着市卫生健康局直属22家公立医疗机构与33家民营医院党组织签署党建联学共建协议,全国首个"公立+民营"医疗资源全链条服务系统正式激活。这场打破体制壁垒的深度合作,将公立医院的技术优势与民营机构的灵活机制熔铸成新型健康服务体系,剑指物流、快递等新就业群体长期面临的健康保障真空地带。
改革方案以"健康副厂长"制度为突破口,在沙田镇中通、顺丰等四大物流企业率先试点。由公立医院副主任医师与民营机构骨干组成的联合医疗队将驻点企业,构建"健康监测-诊疗服务-康复管理"闭环体系。现场数据显示,该镇29个骑手友好街区已配备智能健康监测设备,7处暖蜂驿站升级为24小时医疗应急服务站,日均服务量突破500人次。这种将医疗资源直接嵌入工作场景的模式,使3000余名物流从业者首次实现"八小时内享受专业医疗服务"。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物流枢纽,沙田镇以"健康沙田"战略重构医疗服务供给链。除硬件设施布局外,更推出"四季有爱"精准服务品牌:春季职业病筛查覆盖全镇货运司机,夏季高温急救培训纳入外卖平台考核体系,秋冬季则重点防控呼吸道传染疾病。值得关注的是,民营资本首次深度参与公共卫生服务,33家签约民营医院将开放30%床位资源用于新就业群体专项救治,此举开创了市场化医疗力量承担社会服务职能的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