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清晨,三辆装载价值百万眼科设备的医疗车从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启程,横跨粤黔两省1300公里,将尖端眼科诊疗体系完整复刻至武陵山腹地的松桃苗族自治县。这支由院长刘斐率领的专家团队在72小时内完成10台高难度眼科手术,其中包含2例需三级医院资质才能开展的眼底激光治疗,用实战突破县级医院眼科手术禁区。
在松桃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无影灯下,刘斐手持超声乳化仪,将直径不足6毫米的人工晶体精准植入患者眼内。手术台旁的实时教学系统同步放大每个操作细节,当地医生通过显微摄像装置观察晶体悬吊术的关键步骤。67岁的姚姓患者术后揭开纱布时,颤抖着举起布满老茧的双手:"二十年没这么清楚看过掌纹了!"这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复杂病例,经多学科协作打破基层医院手术禁忌,视力从0.1恢复至0.6。
学科建设现场会上,刘斐用激光笔指向"三阶段发展路线图",在投影幕布勾勒出县级眼科中心的进化路径:2025年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体系搭建,2026年引进25G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2027年建成区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中心。这套曾被深圳三甲医院验证过的进阶方案,正移植到拥有68万人口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人才培养工程已建立双向通道:松桃首批3名骨干医师即将赴莞接受玻璃体手术专项培训,东莞爱尔则承诺每月派遣眼底病专家驻点带教。在刚启用的复合手术室里,两地医生正联手建立包含42个质控节点的眼科手术安全评估体系,将术后感染率控制标准提升至万分之一水平。
"医疗帮扶不是慈善巡演,而要打造可复制的技术中台。"刘斐在总结会上展示着实时更新的远程诊疗系统,东莞的眼底AI诊断平台已接入松桃医共体下辖的9个乡镇卫生院。随着5G手术示教系统完成调试,松桃医生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实时观摩2000公里外的四级眼科手术。这场始于眼科的技术革新,正演变为基层医疗体系的重构实验——当最后一台超声乳化仪完成装机调试,武陵山区迎来了首个具备全链条眼健康服务能力的县级诊疗中心。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