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医师刘楚杰:三年黔行改写西部山区急救史

医疗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4-23 09:30:48
 
  在粤黔协作的医疗版图上,神经内科专家刘楚杰用连续三次"延期返莞"的选择,将东莞大朗医院的先进技术深嵌贵州江口县的群山之中。2022年至今,这位从业十四年的副主任医师不仅让曾经"连独立科室都没有"的县医院神经内科完成从"转诊站"到"区域救治中心"的蜕变,更以平均35分钟的DNT(入院至溶栓时间)刷新西部山区卒中急救纪录——这个数字背后,是92岁高龄患者成功溶栓的医学突破,是140例溶栓病例构建的救治网络,更是将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牌匾挂上武陵山区医院墙头的硬核答卷。
 
  当刘楚杰初到江口县人民医院时,神经内科还蜷缩在内一科的角落里,复杂病例只能向200公里外的铜仁市转送。他带着"山海情深"的协作信念,用每周教学查房、每月专题培训的"技术滴灌"模式,仅用八个月就推动神经内外科合并升级。但真正的战役在2023年打响——面对创建国家级卒中中心的苛刻标准,他主动延长帮扶期,从急诊科药柜的溶栓药物储备到村医培训的"最后一公里",重构了"院前识别-院内急救-术后随访"全链条体系。2024年4月那场惊心动魄的救治成为标志性事件:当92岁脑卒中患者被基层卫生院通过培训体系快速识别并转运后,他的团队用25分钟完成从CT诊断到静脉溶栓的全流程,创下贵州省高龄溶栓案例的救治奇迹。
 
  这场跨越千里的"技术造血"远不止于手术台。刘楚杰将东莞的"彩色地标"急救理念移植到江口县人民医院,如今红绿色标识指引下的卒中中心,使患者3分钟内即可抵达抢救室。数据显示,该中心年溶栓量从不足10例跃升至50余例,DNT中位数较改造前压缩61%,更带动胸痛中心完成21例溶栓和8例急诊PCI手术。在院长陈晓勇看来,"现在介入治疗不用再翻山越岭"的实质,是刘楚杰团队留下的《脑卒中急救流程》已成为医院标准操作程序,连村医都能熟练运用"FAST"评估法。
 
  从东莞到江口,1600公里的帮扶路上,这位共产党员医生用"建设者"姿态改写了帮扶逻辑。当2024年国家脑防委专家现场评估通过时,他仍在优化随访系统的数据库——那里记录着1014份脑血管病档案和1006例术后随访数据。正如他所说:"把技术种在西部,才能长出永不撤离的医疗队。"在东西部协作的宏大叙事中,刘楚杰用三年时间证明:真正的帮扶不是临时输血,而是用制度化的急救体系和带不走的技术团队,让武陵山区的百姓从此与"黄金救治时间"赛跑时,多了一重坚实的生命屏障。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