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无尘车间内,省人大代表陈松的鞋套踩过防静电地板,指尖划过磁控溅射设备外壳。“半导体镀膜良率卡在哪个环节?”他边问边记录设备参数。7月24日这场专题调研中,在莞四级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深入81个重大项目现场。厚街慕思智能工厂的机械臂正调试床垫弹簧,沙田港四期工程的打桩船撞击水面——这些场景被417名代表写入视察报告,转化为支持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的政策建议。
联络站里的发展策
南城水濂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空调抵不住讨论热浪。7月16日,选民李伟光指着规划图上的危旧房群:“这片红砖房雨季渗水,能否纳入城市更新?”省人大代表谢宏琴的手机相册里存着社区卫生站拥挤的输液区照片,她的建议直指医联体资源下沉。三小时座谈生成十二项议题,从科技成果转化到社区医疗升级,肖亚非现场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对接群组。在厚街中心联络站,骆招群倾听家具企业主吐槽旧改手续:“工业园改造备案跑半年,能否开通绿色通道?”这些声音最终汇入《现代化产业体系痛点清单》。
码上办的民生速递
洪梅镇沿河路积水点,镇人大代表王文浩扫了扫墙上的“民意码”。上传照片十分钟后,市政工程车已开始疏通管道。这种“扫码即办”机制在主题活动月收集20多条建议,形成民生诉求处置闭环。大朗镇的30个联络站更破解30件“关键小事”:富康路雨水井盖更换只用两天,西溪古村巷道青苔清理不过夜。黄江镇人大主席团推动的“潮汐停车”方案正在试点:晚七点后开放机关单位停车场,动态收费系统精准调度300个共享车位缓解“僵尸车”占道。
云端履职的治理链
寮步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电子屏正直播《民法典》租赁条款解读。135名代表通过“数字人大”平台连线企业主,解答集体厂房续约纠纷。在“百千万工程”专题板块,茶山镇代表上传的农文旅融合方案获83次云端附议。这种线上线下联动贯穿全年——虎门服装产业升级建议经三个月发酵,终促成服装设计师孵化基地挂牌。
当科卓半导体的晶圆检测仪吐出最新良率报告,这份标注“人大监督建议采纳项”的数据较年初提升12%。从车间痛点到政策落地,从扫码报修到系统整治,3000名代表的足迹正转化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升级密码。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