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东莞火车站东北侧机械轰鸣,由中铁一局集团全资捐建的交通枢纽道路工程正式启动。这项央企重点援建项目以"立体化交通改造"为核心,通过新建北三路、红岭路及红岭二路三大动脉,构建起总长665米的智慧交通网络,剑指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协同发展痛点。
工程采用"分向导流+立体衔接"设计理念:北三路以7.5米宽双向2车道直通地库,红岭路以14米单向4车道实现区域微循环,红岭二路通过"北拓南延"形成三层立体分流体系。特别在接驳区设置智能交通岛,运用潮汐车道和动态导引系统,预计将站前车辆滞留时间缩短40%以上。
"这是大湾区轨道交通与城市路网深度融合的样板工程。"中铁一局东莞指挥长欧琼透露,项目创新采用BIM+GIS数字孪生技术,在施工阶段已预埋5G智慧灯杆基座,未来可实时监测15项交通参数。建成后,站场进出效率将提升60%,实现与广深都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无缝对接。该工程作为东莞"交通强市"战略的关键落子,不仅破解火车站周边多年"肠梗阻"难题,更通过旗云广场配套升级,激活石龙镇15平方公里产城融合示范区。据测算,项目投用后日均分流车辆将超2万台次,年经济拉动效应逾5亿元,为大湾区"硬联通"树立新标杆。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