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在广东省科技馆的聚光灯下,石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黄矞淼接过第四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十佳独门绝活"奖杯时,她手中握着的不仅是荣誉,更凝结着基层护理工作者十四年生死场淬炼出的硬核实力。这位曾在ICU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急先锋",如今在社区护理的隐秘战场开辟出创新阵地。
八年间在重症监护室锻造的"铁血功夫",让黄矞淼对ECMO管理、徒手盲插鼻肠管等高精尖技术如臂使指。当职业轨迹转向社区时,这位ICU老兵却主动清零——白天扎进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堆,夜间啃读社区护理前沿文献。正是这种"归零重启"的魄力,让她在三年内将辖区慢性病控制率推高至85%,用2000份动态档案织就社区健康防护网。
面对肝癌晚期患者下肢淋巴液渗漏难题,黄矞淼带领团队研发出渗液管理优化装置;针对居家护理场景,她将ICU评估技术移植创新,首创"危重症护理技术进家庭"模式,真正实现从三甲医院到居民客厅的"护理技术无衰减传输"。其撰写的《简易负压治疗在慢性伤口居家护理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实操指南,斩获省市两级技术创新奖项。
当同行惊叹于98%患者满意度时,黄矞淼却盯着2%的缺陷数据较劲。这种近乎苛刻的完美主义,驱使她建立社区护理案例复盘机制,每周组织团队解剖失败案例。在安宁疗护实践中,她创造性引入社工协同模式,将冰冷的医疗流程转化为有温度的生命陪伴,让社区护理从技术执行升华为人文关怀。
从广东省急症后延续护理个案竞赛二等奖到东莞市适宜技术推广优秀个案奖,黄矞淼的获奖轨迹暗合基层医疗改革方向。当被问及转型心得时,这位护理专家给出硬核答案:"社区不是技术的降维场,而是护理创新的试验田。"如今,她正带队攻关智能穿戴设备与慢性病管理融合项目,试图在社区场域再造护理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