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东华医院眼科病房内,香港患者周女士(化名)凝视着输液架上淡黄色的药液,这是她与甲状腺眼病抗争十年来首次露出释然神情。作为华南地区首位接受国产靶向药物替妥尤单抗N01治疗的患者,三次静脉输注后,其眼球突出量回退4毫米,持续十年的视物重影、畏光症状明显改善。这组临床数据背后,不仅藏着一位跨境求医者的重生轨迹,更折射出国内创新药研发对天价进口药的颠覆性突破。
甲状腺眼病这一全球发病率达女性16/10万的"隐形杀手",长期依赖糖皮质激素和眼眶手术的传统治疗方式。2020年美国上市的同靶点药物虽展现疗效,但单疗程近300万元的"天价治疗"将九成患者挡在门外。信达生物耗时三年完成的全新抗体结构药物研发,将治疗成本压缩至进口药的1/15。该药物通过精准阻断致病性IGF-1R受体,可系统改善79%患者的眼球突出症状,每三周注射的给药周期设计,使完整治疗周期控制在五个月内。
"眼睑闭合不全导致角膜溃疡的急诊患者,去年我们收治了27例。"东莞东华医院副院长杜绍林翻开病历系统,触目惊心的并发症数据印证着该病的破坏力。作为国内首批开展该疗法的眼科中心,其临床路径已建立多学科会诊机制,从甲功监测到影像评估形成标准化流程。值得警惕的是,约38%甲状腺眼病患者首诊时尚未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突眼、复视等体征易被误判为普通眼疾。
跨国药企垄断的靶向治疗困局正在被打破。国产替代药物不仅将年治疗费用从百万级降至20万元区间,更在抗体亲和力关键指标上实现技术超越。随着该药进入国家医保谈判视野,未来三年有望覆盖超50万中重度患者群体。但专家提醒,治疗窗口期集中在活动期前18个月,延误诊治可能导致不可逆视神经损伤,早筛早诊体系建设亟待提速。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