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岭社区艾角制作活动:传统美食点燃文化传承火种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4-03 09:22:27
  2025年4月2日,厚街赤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烟火气升腾,一场名为"艾香四溢,传承社区温情"的非遗活化实践在此展开。由镇教育管理中心指导、社区居委会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办的艾角制作活动,直击传统美食文化断层痛点,以"场景化科普+沉浸式体验"双轨并行的模式,吸引逾百名居民深度参与。厚街知名艾角专家现场解码:从南宋时期岭南先民以艾草祛湿防疫的饮食智慧,到现代科学验证的膳食纤维与黄酮类物质含量,再至揉面力道与馅料配比的"三揉三醒"技法,通过视频拆解与现场实操,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可复制的社区记忆。
 
  活动现场化为传统工坊,糯米粉与花生碎的香气交织中,20组家庭展开指尖较量。印度籍瑜伽教师Tomar Praveen Kumar以"跨界学徒"身份引发关注,其反复调试艾草汁与糯米粉配比的动作,被居民戏称为"国际标准化认证"。新亚洲食品公司提供的牛角包等现代烘焙品与传统艾角同台,形成味觉时空对话。蒸锅白烟升腾之际,评委会以"形如弯月不露馅,皮韧不黏齿,创意需兼具古法根基"为标准严苛打分,最终三组家庭凭乌榄叶印花模具与低糖配方突围。
  本土企业新亚洲食品的介入为活动注入商业思维。负责人王瑞欢直言:"传统美食缺的不是技艺,而是与现代生活的接口。"该公司不仅提供专业厨具支持,更将西点品鉴会模式移植至社区,探索传统艾角的年轻化表达。活动现场设置的"艾草应用墙"成为焦点,从艾灸条、驱蚊香囊到端午门挂的民俗意义,图文并茂揭示这株草本植物在医疗、饮食、民俗三大领域的全产业链价值。
 
  赤岭社区党委委员黄娥新受访时,将活动置于社区文化生态系统中解读:醒狮队的锣鼓声、粤剧团的唱腔与艾角蒸锅的滋滋声,共同构成传统文化存续的立体声场。据透露,社区已建立"非遗技能积分制",居民参与传统技艺传习可兑换文化课程,形成内生循环机制。数据显示,近三年社区传统文化活动参与率提升47%,其中35岁以下群体占比从12%跃升至29%。
  作为整场活动的文化注脚,艾草的多维价值被系统梳理:其药用属性在中医"未病先防"体系中占据要位,艾灸疗法年服务超2000人次;食用领域突破时令限制,开发出速冻艾角等工业化产品;民俗功能则在现代社区中被重新诠释——端午艾草香囊制作已成为赤岭社区"新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固定单元。这种从药食同源到精神象征的价值跃迁,恰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鲜活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