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镇生态环境执法大队近日破获本年度最大规模危险废物非法处置案。执法人员在齐沙村工业区突击检查中,揭穿某伪装成普通油品加工厂的危险废物处理黑窝点,当场查扣非法处置设备集群及危险废物逾百吨,涉事企业及其法人面临350万元巨额行政处罚,案件已移交司法机关启动刑事追责程序。
暗藏工业区的危废处理黑作坊经查实设有全链条非法处置体系:三个标准化车间内配置沉降罐、压滤机等专业设备,露天场地堆积的200余个铁桶内存有废液压油、废润滑油等HW08类危险废物,刺激性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严重超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采样分析,现场贮存物质闪点低于60℃,具有明确爆炸危险性,周边居民区与水源地直线距离不足500米。
"该窝点形成危废收集、加工、倒卖完整产业链。"生态环境执法负责人透露,经营者通过伪造品名将危险废物伪报为再生燃料油,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露天储罐实施分装作业。经查证,其工商登记范围仅为润滑油分装,既未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也未配套建设防污染设施,近半年非法处置量超300吨。
依据《固废法》第114条顶格处罚条款,生态环境部门对涉案企业开出300万元罚单,法人代表连带追责50万元。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小组已进驻现场,将对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状况开展全面勘查。目前查扣的82吨危险废物经专业封存后,正由持证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此案暴露出危废跨区域非法转移新动向,环保督察组负责人强调将建立"天眼监控+网格巡查"联防机制,对全市135家汽修、机械制造企业实施危废转移联单电子追踪。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后,非法处置危废超3吨即构成污染环境罪,本案主要责任人或将面临3-7年有期徒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