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5年3月,柏强制药研发的AI抗肿瘤新药“安诺泰”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其靶点筛选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17倍——这组数据背后,是这家贵州药企以数字化为支点撬动行业变革的缩影。从搭建全国首个中药智能制造车间,到构建辐射西南的医药数据共享平台,柏强制药正以“三步走”战略(数据驱动、智能制造、生态重构)重塑医药产业链,成为《“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中“科技适老”的标杆实践者。
一、研发革命:AI制药打破“双十定律”
柏强制药的数字化突围始于研发端。其自主研发的“神农”AI药物发现平台,整合全球超200万份医学文献、50万例临床数据及10万组基因样本,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靶点筛选—化合物合成—毒性预测”全流程智能化。以抗肿瘤药物研发为例,平台仅需3周即可完成传统模式下需18个月的靶点验证,研发成本降低62%。更关键的是,该平台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共建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库,使药物有效性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9%。
技术突破点:
基因解谜:通过AI解析少数民族基因特质,定制苗药现代化路径(如针对贵州高发痛风病的“金乌骨通”智能改良);
虚拟试验:搭建数字孪生临床试验系统,患者入组效率提升40%。
二、智造升级:物联网重构生产范式
在柏强制药遵义生产基地,工业物联网连接着1289台设备,实时采集温度、湿度等132项参数。这套“智慧中药大脑”系统,使三七提取物纯度从92%跃升至99.5%,能耗下降30%。其创新点在于:
区块链溯源:从药材种植到成品出库,全流程数据上链,质量问题追溯时间从72小时压缩至5分钟;
柔性生产:生产线可快速切换生产苗药贴剂、颗粒等6类剂型,满足个性化用药需求;
绿色智造:通过AI优化蒸汽循环系统,年减少碳排放8200吨。
三、生态重构:数据流淌的产业共同体
柏强制药主导的“黔药云”平台,已接入省内23家医院、8所科研机构及41家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三大生态闭环:
临床决策支持:医生开具处方时,系统自动匹配患者基因数据与药物不良反应数据库,降低用药风险28%;
种植革命:基于卫星遥感和土壤传感器,指导药农精准种植,使天麻产量提升35%且有效成分达标率100%;
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通过“苗医通”APP上传体征数据,AI生成动态健康画像并预警卒中风险,服务覆盖120万用户。
四、价值裂变:从商业逻辑到社会使命
数字化不仅带来商业增长(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39%),更重塑企业社会价值:
普惠医疗:在黔东南州建设12个“智慧药房”,配备AI辅助诊断系统,基层就诊准确率从61%提升至85%;
文化传承:建立苗药数字博物馆,VR技术还原18项濒危制药技艺,访问量超300万人次;
人才振兴:与贵州大学共建“数字医药学院”,年培养复合型人才500余名,其中少数民族学员占比43%。
未来图景:解码“医药+AI”的无限可能
柏强制药董事长李柏强透露,企业正推进两项战略级布局:
脑机接口药物试验:与中科院合作开发神经信号反馈系统,实时监测药物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电波影响;
元宇宙医疗生态:构建虚拟医患交互空间,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数字分身体验“细胞级”药物作用过程。
数字时代的“苗岭答卷”
当柏强制药的智能生产线昼夜运转,当深山苗药通过数据链直抵北上广三甲医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传统药企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一个民族地区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创造性回应。正如其展厅墙上镌刻的标语——“让每一株草药都流淌数字基因”,这场始于贵州的医药革命,正重新定义中国制药的全球坐标。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