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马甲跃动莞邑,文明小卫士的暑期实践课

培训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8-18 11:51:54
 
  八月的东莞街头,一抹抹鲜亮的绿色格外醒目。穿着“文明小卫士”马甲的青少年们,正成为这座城市最生动的风景线。从横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专注学习文明养犬规范的眼神,到沙田镇标十字路口举起“红灯停绿灯行”提示牌的坚定手势;从茶山镇“防蚊小课堂”短视频拍摄现场的欢声笑语,到石排镇塘尾村“清废防蚊”捡跑活动中弯腰拾捡的身影——这个暑期,“文明小卫士·暑期莞一夏”活动在横沥、企石、沙田、高埗、大岭山、茶山、石排、寮步、石碣、清溪、桥头、望牛墩、中堂、石龙、大朗等镇街次第铺开,超过十一个镇街的青少年通过亲身实践,将文明理念深植心间。
 
​  多元课堂:从知识到行动的转化​
 
  在横沥镇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青少年志愿者们正专注聆听专业授课。课程内容聚焦文明养犬规范,深入剖析不同场景的督导技巧、违规行为的处理流程以及沟通话术。这些系统化培训,为后续实践打下坚实基础。培训结束,“小卫士”们即刻化身宣传员,手捧涵盖文明出行、文明养宠、垃圾不落地及灭蚊防蚊等内容的宣传单张,走向街头巷尾。企石镇东江豪门小区的活动现场同样气氛热烈,小志愿者们耐心劝导遛狗不牵绳、宠物粪便不清理等行为,同时将基孔肯雅热防控知识传递给社区居民。石龙镇西湖城市公园的37名“小卫士”则组成防蚊特工队,在趣味问答和专业讲解中掌握了蚊虫孳生规律与“翻盆倒罐”等源头清理技巧。
 
​  街头实践:用行动诠释责任​
 
  交通秩序的维护是文明的重要体现。沙田镇标十字路口,10名小志愿者在烈日下坚守,他们不仅派发“一盔一带”宣传页,更在市民等红灯时开展互动问答。高埗镇交警大队民警的指导下,“小卫士”们在学校周边、市场路口紧盯非机动车不戴头盔和逆行行为,一句句“阿姨,请走斑马线!”“叔叔,请戴头盔!”的稚嫩劝导,传递着文明的力量。大岭山镇的主要路口,志愿队伍的身影同样忙碌,他们不仅劝导交通违法行为,更将文明行动延伸至广场、公园和商业街区,用垃圾夹清理散落垃圾,并对乱扔杂物行为及时劝导。石碣镇的路口和社区,“小小交警”与文明养宠宣传员的身影活跃,在车水马龙间倡导规则,在居民聚集点传递责任。
 
​  创新联动: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
 
  “小手拉大手”的模式,让文明的涟漪不断扩散。茶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准捕捉青少年传播优势,组织创作《防蚊“七天七招”家家“1130”》《防蚊小课堂:厂企24小时防蚊攻略》等4个趣味防控短视频,通过“茶山快讯视频号”传播至千家万户,有效提升了家庭与社区的防护意识。石排镇13名小志愿者在塘尾村开启“边跑边捡”的清废防蚊捡跑,地毯式清理巷道、绿地,重点排查屋前屋后、沟渠积水,同时向沿途居民发放宣传资料。中堂镇的“洁净家园守护”活动中,“小卫士”们深入村居小区,精准识别并清理闲置容器等蚊虫孳生“温床”,从源头筑牢防线。桥头镇石竹山水园内,“绿马甲”与“红马甲”分工协作,宣传“垃圾不落地”,普及“两热”防控知识及“1130”行动要点。望牛墩镇的50多名小志愿者在交通路口用童声倡导安全出行,在文化广场细致清理环境并排查积水隐患。清溪镇则整合多方资源打造“文明集市”,通过知识问答、互动游戏吸引市民,活动后4支专业志愿小队直插老旧村落、学校周边等高风险区域进行“地毯式”积水清理。大朗镇28个村(社区)的小志愿者在文明赋能训练营后,主动向群众宣传防蚊灭蚊知识,用童声传递健康理念。
 
  这群跃动的“绿马甲”,不仅用汗水擦亮了城市的文明底色,更在知行合一的社会课堂中,积蓄起建设美好家园的青春力量。他们的每一步实践,都是对“文明东莞”最生动的注解。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