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冼沙村出租楼群,房东黄美玲打着手电检查天沟。培训课上发的《入户登记表》夹在腋下,她弯腰翻开废弃花盆时动作娴熟:"上回卫健局教的,这种阴角三天就能孵一窝蚊子。"在她身后,二十余名房东组成的"自查突击队"正逐栋扫描——这是高埗镇卫健局将382名房东培训为"蚊媒哨兵"的实战检验。
责任书变身操作指南
在刚结束的专项培训现场,镇卫健局干事用投影仪解剖蚊子生命周期图。当基孔肯雅热传播链动画播放时,满场手机摄像头亮成星海。"消杀药兑水比例记在责任书背面。"房东陈伯指着责任书条款,"租客退房要查冰箱托盘"这条被他划了双红线。散场时派发的工具包里有长柄吸水管和封堵胶,正好解决老旧管道积水难题。
租客群响起防蚊指令
黄美玲的出租屋管理群弹出新消息:"请各房客今日自查:1.空调托盘积水 2.阳台瓶罐倒置 3.破损纱窗报修"。配图是她拍摄的培训课件,其中"登革热潜伏期3-15天"用红框标注。在村尾的七层公寓,房东老周把《入户排查表》译成三种方言版本,越南租户阮氏在"已清理"栏按下指印。
当正午阳光炙烤着水泥屋顶,卫健局的电动巡逻车正装载新一批防蚊纱窗。据悉,九月起将启动"房东星级评定",每月清除积水达标者可减免部分环卫费。此刻黄美玲的登记表已签满租户名,最后一栏写着:"301房巴西木盆底垫碎石,杜绝死角。"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