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东莞市社区心理咨询师特训营结业仪式现场,650名学员手持蓝丝带庄严宣誓:"以爱为桥,扎根乡土!"这场由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爱莞家公益服务中心主办的岗前培训,标志着东莞"一村一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正式落地。爱莞家阳光社社长田燕现场发布《基层心理服务包》,将伦理红线转化为可视化的"决策树"流程图;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罗剑英在讲授《保密例外》课程时反复强调:"来访者的安全带,正是咨询师的防护栏。"现场学员反馈,这套工具让基层服务从"凭热情"转向"讲规范"。
培训采用"理论+实战+项目"三维模式,广东医科大学谭健烽副院长带领学员演练危机干预的分钟级响应流程。当教学案例中出现自杀倾向干预场景时,学员们在沙盘推演中精确卡点120急救衔接环节。"这套机制让公益服务转化为可持续职业。"项目总策划黄宇鑫点出本次三大突破:首次建立伦理操作标准、首次制定分钟级危机响应机制、首次构建基层心理服务体系。香港中文大学院士郑文宗作为首批签约咨询师见证项目发展:"从单村试点到覆盖全市613个村居,这是心理学扎根基层的范本。"
根据《东莞市社区"心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650名持证咨询师已组成5支服务队。自2025年9月起,每名咨询师将固定对接1个村(社区),每年提供不少于10人次免费咨询,每季度开展主题宣讲。他们同时承担12345心理热线工单跟进、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等职责,构建起"专业团队督导+部门联动跟踪+机构兜底承接"的三级服务网络。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张庆吉透露,正针对新莞人子女、空巢老人等群体定制专项课程。
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年内将完成百场公益宣讲,同步推进社区心理服务站、社会心理服务中心等"两社三中心"载体建设,助力构建"平安东莞"心理健康防护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