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下午,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内童声朗朗,2025年"小小讲解员"非遗体验营在此举行结营仪式。40名通过选拔的营员在为期五天的深度文化之旅后,正轮番登台分享研学感悟。自2016年起由市文化馆、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这项纯公益活动,九年来持续为青少年搭建走近莞邑文化的桥梁。
本次体验营自7月14日启动,延续"讲解培训+非遗实践"特色模式。营员们系统学习语言表达与礼仪规范,实地探访三大非遗传承基地:在石排明德醒狮传承基地体验狮舞神韵,于沙田疍家文化艺术中心研习莞草编织与咸水歌谣,深入大岭山莞香非遗保护园了解沉香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让少年们通过触摸狮头、编织草叶、品鉴香韵,感受技艺背后的文化温度。
"语言能力提升了,更懂得守护非遗的意义""在非遗海洋遨游的每一天都是新起点"——孩子们在心得分享中流露真情。结营仪式现场,手写笔记里记录着醒狮彩绘的步骤,行囊中装着亲手制作的莞草书签,这些实物成为文化启蒙的最佳见证。五天的朝夕相处更让营员们建立起跨校友谊,展厅内交织着银铃般的笑语与不舍的拥抱。
作为东莞文化传承的创新载体,"小小讲解员"项目持续为非遗展厅输送新生力量。通过沉浸式教学,少年们从文化接收者蜕变为传播者,其童真视角的讲解将为非遗展示注入全新活力。市非遗保护中心表示,该项目将持续深化"培训-实践-传承"培育链条,让更多青少年成为莞邑文脉的守护火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