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场艺术课点亮莞邑之夏,"小候鸟"沉浸文化馆群

培训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18 10:38:33
 
  7月16日东莞文化馆剧场内,童声合唱《我爱艺术》的旋律尚未消散,寮步镇分馆的舞狮鼓点已震响非遗展厅——2025"莞一夏"青少年艺术季正式启幕。这场以"1+33+588+192"全域联动的文化供给,正通过全市33个镇街分馆、588个村社支馆和192个共享空间同步铺开。在桥头镇邓屋村支馆,十二名"小候鸟"轻抚莞草编织龙舟骨架;茶山分馆的公益托管区里,教师正指导孩子用蜡笔拓印南社古建筑纹样;市总馆研学专线首日接待的300名青少年,在移动剧场《岭南故事匣》前排队体验木偶戏操纵。文化馆馆长指着电子地图上跳动的红点:"每秒钟都有新预约生成,今夏千场活动将惠及百万青少年。"
​  三级文化馆网激活全域资源​
 
  在道滘分馆的龙舟制作工坊,刨花在10岁李睿的刻刀下簌簌飘落。这个安徽籍"小候鸟"的暑假课表排满非遗项目:"早晨编莞草,下午学咸水歌,比老家有趣多了。"支撑这份课表的是东莞独有的文化供给链:市级总馆统筹的五大板块中,"学"板块联合47家艺术机构开设680门课程,书法教师陈颖在塘厦支馆的"流动墨池"课已预约到八月;"游"板块串联起作家村文学采风与农业园自然课堂,大岭山支馆更将红色研学路线嵌入VR眼镜。在樟木头共享空间"作家村书屋",新入驻的儿童文学作家正指导孩子将打工父母的经历写成故事。
​  破圈融合解民生痛点​
 
  长安分馆的智慧签到系统记录着变革:以往暑期冷清的电子阅览室,因增设机器人编程课单日接待量激增五倍。针对209万未成年人群体,各分馆推出"错峰服务"——早八时开设作业辅导专场,晚六时延长非遗工坊开放。在茶山"朝九晚五"托管班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既能完成暑假作业,又可体验醒狮脸谱绘制。更显巧思的是政企合作模式:寮步镇联合28个村社推出的"小主持人夏令营",企业赞助的话筒设备印着"让留守娃听见父母掌声"的标语。
 
  8月31日闭幕式前,文化馆中庭已预留200平米展墙。这里将陈列"小候鸟"的莞草龙舟、机器人模型和打工家庭故事集,成为东莞献给新市民的"共生共荣"实证。当最后一批研学少年走出共享空间,文化馆群的灯火仍将为城市点亮归途。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