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午后,盛丰农业园的面包窑飘出麦香,10岁的陈梓轩用木铲取出亲手烘烤的全麦面包,四十名少年欢呼着分享劳动成果——这标志着2025年东莞市青少年公益环保夏令营正式落幕。本次创新采用"亲子+独立"双轨模式:7月7日至9日,二十组家庭深入铜仁万山朱砂古镇,在废弃汞矿遗址聆听生态修复故事;梵净山雨林中,孩子们通过红外相机影像观察黔金丝猴种群,苗寨非遗工坊里两地少年共织生态主题蜡染。返莞后开启的城市独立营更显深度:在瀚蓝固废处理中心,12岁的李薇戴上安全帽,目睹垃圾焚烧炉将600吨废弃物转化为电能;太粮米探知馆内,稻作文化立体沙盘前响起惊叹,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稻米胚芽结构。
田间课堂成为能力锻造场。稻浪翻滚的盛丰农场里,少年们挥镰体验"汗滴禾下土",农艺师现场讲解节水灌溉技术;夜幕降临时的手电光柱下,夜观课程导师王林指着蛛网上的露珠:"这就是农田食物链的微型战场。"思维导图创作环节,各组用落叶、秸秆拼贴出城市生态循环图,其中"垃圾发电→电能→面包窑"的闭环设计获导师团最高分。结营仪式上,来自莞城实验小学的吴悠展示着苗银匠人教授的铜仁生态图腾挂坠:"黔金丝猴的眼睛提醒我们,每个生命都值得守护。"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