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游泳公益课结业,50名少年激浪初成

培训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7-15 09:36:56
 
 
 
  泳池畔的结业证书在阳光下泛着水光,11岁的李晓明将湿漉漉的指纹摁在"优秀学员"签名栏时,救生员正收起他刚使用的浮板——这些印着"友鲸体育"标志的训练器材,即将迎接第二期学员。7月13日,松山湖首期青少年游泳公益课程在东莞中学游泳馆收官,50名学员全员通过溺水自救考核,结业仪式上翻涌的浪花映照着少年们通红的兴奋脸庞。
 
​  小班教学暗藏安全玄机​
 
  泳道分隔线上,教练张振华俯身调整学员划水角度,他腰间别的不是计时器,而是可一键报警的防水对讲机。课程表显示,每日90分钟训练被拆解成20个微模块:从憋气漂浮到模拟抽筋处理,每项技能需通过三次盲测才计分。最严苛的是防溺水考核——学员被要求蒙眼完成落水转身,现场家长看到孩子突然被推入深水区时惊呼出声,却不知这是模拟突发溺水的必修课。"五期课程预计覆盖250人,但救生员配比始终维持1:5。"主办方工作人员拍着急救箱透露,连救生杆都特制了防滑螺纹。
 
​  家长视角折射民生温度​
 
  看台角落,陈女士用长焦镜头追拍女儿首次独立换气的瞬间。"去年夏令营花三千多学游泳,今年政府买单还教遇险自救。"她展示家长群刷屏的课程安排:每节课预留15分钟"亲子复盘",让家长学习伤口包扎等岸上救援技能。更让她触动的是课程延伸效应:儿子现在每天主动晨跑提升肺活量,书桌上贴着教练手绘的"体能进阶表"。这些细节被纳入松山湖宣教局民生项目评估体系,后续四期课程已追加夜间开放时段。
 
​  公益星火燎原湾区​
  
  泳池控制室内,电子屏正跳动着二期报名数据:开放两小时涌入182份申请,其中32%来自外来务工家庭。课程设计者翻出泛黄的训练日志:"首期试水时,有个孩子因恐惧僵在池边两小时,现在已是浪里白条。"这组对比照被制成教学案例,将在后续课程推广。救生员王师傅擦拭着AED外壳上的水珠说:"结业不是终点",他指向前方——深水区警戒线外,第二期训练浮标已悄然入水。
 
  当夕阳穿透玻璃幕墙,在25米泳道洒下碎金,首期学员的结业证书正被塑封封装。这些载着防溺水口诀和游泳等级评定的蓝色卡片,即将化作种子播撒向松山湖的社区泳池。而救生塔顶旋转的监控探头,已锁定下一批在浅水区扑腾的小身影——公益教学的涟漪,正在湾区少年的成长轨迹里漾开新波。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