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首创果蔬拼装监管体系 通关效率倍增撬动湾区农业升级

国内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4-03 15:51:57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纵深推进的关键节点,东莞农贸产业链正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重塑供港生鲜标准。石碣镇润丰国际蔬菜交易中心内,火龙果与蔬菜同线分拣的颠覆性场景,折射出"果蔬拼装+集中监管"新模式的产业穿透力——通过整合港澳市场碎片化订单、重构检验检疫流程,这个年供港果蔬超20万吨的枢纽,正将跨境生鲜运输的"毛细血管"升级为"高速公路"。
 
  当内地传统出口企业还在为多品类申报疲于奔命时,东莞企业已用"组合拳"打破行业困局。依托覆盖种植基地到通关口岸的数字化溯源网络,荔枝与荷兰豆、香蕉与菜心实现"混装不混质"的精准管控。据海关特殊监管区数据显示,集中检验模式使单柜货物通关耗时从14小时压缩至6.5小时,集装箱周转率提升40%,仅冷链损耗成本年节省就超千万元。安成果蔬公司负责人梁宗健透露,其开发的智能拼柜系统能动态匹配香港百佳、惠康等商超的即时需求,西瓜与柠檬的"CP组合"已创造单日18吨的出货记录。
 
  在质量安全这张生死牌前,东莞构建的"三道防线"堪称行业范本。种植端214个备案基地实施北斗定位监测,加工环节引入德国光谱快检设备实现农残秒级筛查,运输过程则通过5G温湿度传感构筑"透明车厢"。值得关注的是,该市首创的供港农产品质量指数已连续36个月维持绿色区间,较欧盟生鲜准入标准还高出0.3个安全系数。
 
  这场供给侧改革的溢出效应正重塑区域经济版图。东莞农贸检测认证服务中心负责人指出,新模式倒逼周边6市38县农业生产标准化改造,带动大湾区形成"东莞集拼+珠海口岸+澳门配送"的立体物流网。随着港珠澳大桥冷链专线常态化运营,凌晨采摘的荔枝已能赶赴香港早茶餐桌,时效较传统陆运提升60%。
 
  行业观察家认为,东莞模式破解了跨境生鲜"快与稳"的二元悖论,其核心在于用监管创新释放市场活力。当粤港澳海关互认的"三地一检"机制全面落地,这个占全国供港果蔬量23%的枢纽,或将成为中国农产品出海的新跳板。正如大湾区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所言:"这不是简单的流程优化,而是用制度型开放打开了农业现代化的潘多拉魔盒。"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