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3日发布清明假期服务调整方案,在传统祭扫需求与政务服务改革双重背景下,窗口服务实行"有限开放+全时自助"双轨运行机制,折射出数字化政务转型的深层逻辑。
根据国务院假日部署,2025年清明节法定假期确定为4月4日(周五)至6日(周日)。全市35个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将启动特殊值班机制,其中婚姻登记窗口在4日9:00-11:30保留应急服务窗口,其余涉及社保、税务、户政等高频业务的487个实体窗口同步关闭,包括日常周末无休的38个综合服务窗口。市局值班指挥中心将联动各镇街24小时自助服务区,确保全市217台"莞家政务"终端机全时运作,配套技术团队驻点保障设备稳定。
面对假期可能激增的返乡人员办事需求,政务部门祭出"云端矩阵"解决方案。广东政务服务网将开放142项清明特需事项办理通道,"i莞家"小程序嵌入智能预约系统,通过动态流量监测实时调配线上服务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身后事联办""不动产继承公证"等18项涉民生敏感业务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改造,申请人可凭电子证照库调取63类证明材料,彻底打破传统窗口办理的时空限制。
本次调整暴露出政务服务体系的结构性变革——实体窗口年均受理量较三年前下降41%,而"粤省事"东莞专区用户突破900万大关。市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年内将推动"周末不打烊"窗口向智能终端迁移,首批32个镇街政务大厅改造工程已纳入财政预算。这种从"人工兜底"到"智能托底"的范式转换,标志着东莞在珠三角城市群政务服务竞赛中再次抢占制高点。当清明传统文化遇上数字政府浪潮,政务服务正在完成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生态的惊险跨越。这场涉及千万市民的静默改革,既考验着行政智慧的温度,更丈量着城市治理的精度。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