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邑观察】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一座制造业重镇正以文化软实力重构城市发展逻辑。2024年东莞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交出的成绩单显示:全年策划主题宣讲超千场次,覆盖300万人次;"百亿村""千亿镇"现象级话题频现;文旅消费逆势增长35%;城市IP全网曝光量突破6亿次——这些硬核数据背后,是东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在现代化建设赛道上探索出的"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新范式。
思想铸魂:理论武装扎根基层
东莞创新构建"1+9"市镇两级理论学习矩阵,全年组织中心组学习2000余场次。在厚街名家居世博园等产业地标开展的"莞邑百姓宣讲",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化为"车间语言""田间故事",6位基层宣讲员用改革亲历者的视角,为"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写下生动注脚。松山湖科学城的工程师、黄旗山下的创业者,在200余个新型文明实践阵地中完成思想淬炼。
产城共振:经济韧性激活发展动能
全球招商大会签约额创新高,漫博会意向合作突破12.4亿元,"制造美学"概念重构产业叙事——东莞以文化赋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国首推"莞银潮玩版权贷",40亿元主题乐园落地,潮玩产业出口额同比增长23%,印证着"文化+"战略的实践效能。更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媒体深度融合工程催生传播裂变,全年央媒正面报道超万篇,为"中国经济光明论"贡献鲜活样本。
文明再造:城市品格重塑人口结构
面对200万流动人口的治理命题,东莞以"两个共享计划"破题:覆盖75万产业工人的文明提升工程,160万租住人员的出租屋文明改造,构建起新型城市共同体。音乐剧《东莞东》全国巡演引发两亿人情感共鸣,"不问出身、只讲拼搏"的城市精神,正在消解"世界工厂"的刻板印象。数据显示,城市志愿服务队伍扩容至21万人,文明实践参与人次突破460万,印证着"友善东莞"的深层变革。
文化突围:历史文脉激活现代基因
从全国唯一举重博物馆落成,到虎门炮台遗址公园加速建设,东莞在历史纵深中寻找现代性表达。非遗保护条例立法先行,45个"莞"系列文化空间织就15分钟品质生活圈,草莓音乐节跻身全国TOP10,昭示着"青春文创之城"的崛起。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制造美学"IP的横空出世,将家具、服装等传统产业带入美学经济新赛道,实现从"东莞制造"到"东莞智造"的文化跃迁。
莞讯网观点:当一座城市开始用文化解码发展方程式,其释放的能量将远超经济指标本身。东莞的实践证明,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文化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品,而是重塑城市基因的源代码。从产业工人到文艺创客,从历史遗存到未来场景,这场静水深流的文明嬗变,正在为湾区城市群转型升级提供极具参考价值的"东莞样本"。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