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以法治力量重构城市发展格局。面对城中村改造、产业升级等攻坚任务,司法系统创新构建"调解+继承+协议+委托"全链条公证模式,在鸭仔塘、氹涌村等改造项目中实现法律保障零死角,累计办理385宗带押过户公证,为2595人次解决不动产交割难题,用法律确定性化解民生焦虑。
这座制造业重镇正掀起法治供给侧改革。通过建立律师执业权利保障白名单,将89名涉外律师纳入省级人才库,引进4名港澳执业律师,组建102人涉外服务突击队。更与香港公证团队建立跨境协作机制,涉外仲裁案件标的额飙涨4倍至46.4亿元,构建起覆盖港澳台及美韩越的争议解决网络。
在基层治理战场,3399名"法律明白人"渗透至毛细血管,68个省级法治示范村构筑起矛盾缓冲带。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实现32镇街全覆盖,区域性服务点达70个,全年处理咨询3.7万件,将法律武器交到群众手中。仲裁系统创新"背靠背调解+群聊协商"机制,为镇村经济体化解10余宗重大纠纷,金融仲调对接机制获13家银行机构认可。
莞讯网观点:东莞以法治思维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表明,当法律服务深度嵌入城市更新肌理,既能成为社会矛盾的减压阀,亦可化作产业升级的推进器,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全新范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