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东莞市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正式揭晓。面对考生人数达8.8万的历史新高,全市最低录取控制线定为520分,较去年略降10分。今年最引人瞩目的变革在于公办高中格局重塑:传统“八大校”首次扩容为“十一大校”,新增石龙中学、常平中学和万江中学。这三校分数线均大幅上涨,其中常平中学涨27分、万江中学涨26分、石龙中学涨20分,涨幅均超20分。户籍第一志愿录取线显示:东莞中学743分、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739分、东莞市第一中学728分等,新晋校如石龙中学708分、万江中学700分,标志着优质教育资源正打破地域壁垒。
名额分配政策成为关键驱动力,“十一大校”将50%招生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释放大量优质学位。考生报考热度明显分流,不再扎堆传统顶尖校,转向新增优质高中;生源竞争加剧推高整体分数线,反映区域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名额分配机制正有效扩大优质学位覆盖面,推动全市高中教育水平“水涨船高”。
今年东莞首次试点综合高中办学模式,为考生提供“学术+技能”双轨路径。公办的东莞市商业学校(普高班)录取线635分;民办的嘉荣实验综合高中公费生632分、自费生540分。同时,民办头部学校保持高热态势:虎门外国语学校747分、东华高级中学(东城校区745分/生态园校区744分)等分数线与顶尖公办校形成“双高峰”,凸显多元教育需求的旺盛活力。综合高中破冰与民办名校坚挺,正构建更丰富的教育生态。
过去五年,东莞以年均财政四分之一投入教育,累计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313所,新增学位26.5万个,总量稳居全省地级市榜首。当前,公办普高建设持续推进:9所高中项目中,市第十二高级中学预计今年9月开办,新增学位3300个;东莞湾区中学、市第九高级中学和虎门中学改扩建、水乡未来学校等四个项目已动工,预计2026年底完工。学位扩容工程在土地紧约束下“挤”出增量,彰显破解供需矛盾的坚定决心。
分数线图谱不仅体现“门槛抬高”,更映射教育基因深刻蜕变。新增校领涨释放均衡化信号,综合高中与民办校共筑多元选择,五年学位攻坚战夯实发展根基。8.8万考生家庭的“用脚投票”正绘就东莞从“资源聚集”向“全域均衡”的突围路径,这座GDP万亿级城市以高强度教育投入,加速书写“学在东莞”的新篇章。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