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大湾区大学完成2025年首届本科招生录取工作。该校面向广东省物理类考生录取80人,首次投档即实现满额,最低投档分达622分,超出本科控制线186分,生源质量领跑同类院校。同日,该校举办第三届松山湖数学论坛,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等顶尖学者齐聚研讨人工智能与数学前沿课题。值得注意的是,录取新生林熙超作为学生代表全程参与论坛,提前感受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氛围。
珠海考生林熙超以第一志愿选择该校,源于对"小而精、研究型"办学定位的深度认同。高考后他主动参与校园开放日,实地考察教学环境与科研设施。"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将大湾区大学置于首位",林熙超在论坛期间向田刚院士请教培养模式时坦言。田刚回应称:"优越的师生比保障了个性化指导,学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研究方向,这正是研究型大学的育人优势。"作为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爱好者,林熙超计划通过首年大类培养广泛涉猎,逐步聚焦学科融合方向。
该校创新实施"学术+企业"双轨培养机制。首届新生入学后将进入专业大类培养阶段,由讲席教授主讲核心课程;弹性学制支持学生赴大湾区企业实习或海外名校交换。当前,数学论坛等学术活动已纳入新生前置教育体系,通过院士面对面、前沿课题研讨等环节,加速中学生向研究者的思维转型。林熙超的经历印证了该校特色:"论坛让我突破应试认知,重新发现数学的创造性魅力。"这种衔接高中与大学的过渡设计,正成为大湾区大学打造研究型教育特色的关键举措。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