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精神点亮成长路 厚街镇实验学校600师生共话劳动教育新篇章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09 09:12:37
  在东莞厚街镇实验学校的报告厅内,600双眼睛紧盯着台上演讲者胸前的全国劳动模范奖章。2025年5月6日这场"劳模工匠进校园"专题活动,以破圈层对话形式揭开劳动教育新范式。当湖景小学504班杨雨瑄抛出"新时代劳模内涵之变"的犀利提问时,全国劳模李政28年职业生涯的答案簿在镁光灯下徐徐展开。
 
  面对大中小学生混编的观众席,李政将劳模精神解构成三个维度:用28年研发历程中的217次失败案例论证"坚持不是口号而是方法论";以参与国家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的亲身经历诠释"创新是突破技术封锁的破局关键";当被问及劳模评选标准时,这位机械领域专家却谈起车间新人的焊枪握法矫正案例,直言"0.01毫米精度追求就是工匠精神的微观呈现"。其团队研发的精密部件已应用于3个国家重大工程的事实,让台下机电专业大学生笔记本上记满密密麻麻的技术参数。
 
  厚街镇教管中心党支部委员王晓明在回应新塘小学谢雨鑫关于"劳动教育形式化"质疑时,亮出硬核数据:全镇14所公办小学建立23个校企劳动实践基地,2024年学生参与田间劳动达1.2万人次,企业车间认知实习突破5000课时。"当孩子们能分辨30种农作物生长周期,能操作简易数控机床时,劳动教育才算真正落地。"其主导的劳动教育三大工程中,校企联盟计划已吸引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等5所院校深度参与,开发的12个劳动实践课程包正在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
 
  在活动统筹层面,王晓明披露的细节更具现实穿透力:600人跨学段人员调度中,专门设置大学生与小学生"1+1"结对机制;针对劳模行程设计的"15分钟微访谈"环节,促成7家企业现场达成校企合作意向。当桥头小学吴彦霖抛出"学业与劳动实践平衡论"时,王晓明以全镇推行的"劳动能力图谱"评价体系回应——该体系将学生劳动表现量化为36个维度指标,直接关联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厚街实验小学副校长余茹的发言将宏观叙事落地为具体行动指南,建议学生建立"目标-执行-复盘"的成长闭环系统,其提出的"每日三问"(今日目标完成度?创新尝试有哪些?帮助过谁?)正在转化为该校的校本实践。而镇教研员刘家漩强调的自我管理与创新思维两大核心能力,在现场展示的"小学生科创成果展"中得到具象化呈现:包含智能垃圾分类装置、社区老人防跌预警系统在内的17件学生作品,3项已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东莞日报小记者团作为特殊观察者,全程采用"采编播"一体化模式记录活动。他们装备的4K采编设备与新闻学院教授研发的AI写作辅助系统,使活动报道在24小时内实现全媒体矩阵传播。这种"00后"视角的介入,让劳模精神传播跳脱传统宣讲框架,在抖音平台发起的#寻找身边匠人#话题已收获230万次播放量。
 
  本次活动由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统筹,厚街镇教育管理中心联合多校打造,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提供技术支持。作为东莞劳动教育改革试验田,厚街镇正在构建"家校社企"四位一体劳动育人体系,其创新的"劳动教育+"模式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重点项目库。当最后一个提问的话筒放下时,大屏幕上实时更新的校企合作签约数字仍在跳动,这场持续5小时的深度对话,正在催生新的教育生产力。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