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航天科普进校园:北斗系统点燃青少年科技报国梦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5-08 08:38:56
 
  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教育版图上,一场由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主导的科普革命正以前沿技术为刃,劈开青少年认知边界。作为2024年东莞市科普专项资助活动的重磅单元,"中大科普心怀航天,种梦修远"第五场活动近日在大岭山中学掀起认知风暴,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杨雪榕教授以《北斗卫星系统一让生活更美好》为题,将深奥的航天工程学转化为200余名师生可触可感的科技图景。这场历时两小时的硬核科普,不仅解构了北斗系统的技术密码,更重构了湾区青少年对科技强国的认知维度。
 
  杨雪榕教授以考古级学术视野切入,将北斗七星的东方智慧与当代航天科技进行跨时空对话。当敦煌星图与北斗三号组网模型在屏幕上交相辉映时,一部浓缩千年的技术进化史在穹顶下展开。通过独家解密北斗系统从双星定位到55星组网的突围路径,现场师生亲历了中国如何打破GNSS领域技术垄断的惊险一跃。在技术解构环节,教授独创的"导航三棱镜"分析法,将手机定位、珠峰测高等生活场景转化为数学模型,当三角定位方程与南海渔船监控实况数据叠加时,抽象的航天工程瞬间具象为跳动的国家脉搏。
 
  这场科技盛宴的深层价值,在于其构建了产学研贯通的科普新范式。作为中山大学在莞重要科研载体,东莞中山大学研究院以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六大前沿领域为经,以院士团队原创科研成果为纬,编织出独特的科普经纬网。其开创的"理论破壁+场景赋能"双轮驱动模式,使北斗系统的原子钟精度、星间链路技术等专业概念,转化为青少年可操作的科创课题。这种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降维赋能的实践,正在重塑大湾区基础教育生态。
 
  当活动现场的北斗短报文通信设备传出实时定位信号时,大岭山中学的物理实验室已悄然升级为航天工程实践基地。东莞科协相关负责人透露,该系列活动的独特之处在于构建了"活动-课程-赛事"的科技教育闭环,通过院士工作坊、卫星测控实践等延伸模块,将瞬间的科普震撼转化为持续的创新能力培育。这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普创新,正使东莞这座制造业重镇转型为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锻造熔炉。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