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绘就城乡共生图景,东莞百千万工程样本亮相湾区

财经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30 08:58:04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三楼展墙前,一幅两米宽的航拍图卷引观众驻足:横沥镇隔坑村的青砖小径与彩色墙绘交织,村民在"益企啡吧"的遮阳棚下啜饮议事——这正是东莞"百千万工程"的毛细血管切片。6月末开展的这场主题摄影展,150余幅作品跨越镇街边界,以镜头语言解码制造业名城的人文蜕变。当虎门销烟池的历史影像与麻涌龙舟竞渡的当代图景并置,一座城市寻求传统与现代共生的进化路径跃然眼前。
  在展区中央的立体沙盘上,东莞文化赋能战略具象化为星罗棋布的坐标:1.2万个"绿美小园"如翡翠点缀镇村,220个新型文化空间化身精神驿站,575个红白理事会织就移风易俗网络。隔坑村案例被制作成动态投影:三年前杂乱的巷道,经1735栋农房风貌改造后蜕变为网红打卡点。村支书指着互动屏上的"咖啡议事会"日历:"每月第三个周四,企业代表和村民在拿铁香气里共商社区改造,去年促成了儿童游乐场改建项目。"
  这种多元共治模式正在东莞全域裂变。道滘滘永庆村将摇橹船改造成移动茶室,莞城西隅老巷的骑楼里入驻了数字文创工作室,石排谷吓村的潮玩生产线向游客开放体验。文化品牌擂台赛催生的"一镇一品"格局中,虎门以时装周串联历史与时尚基因,樟木头作家村吸引90余位创作者定居。"我们测算过,"策展人滑动数据面板,"文化品牌项目使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提升17%,麻涌香蕉文创店单日最高流水破十万。"
 
  展厅转角处,杨华之的诗集《钢筋森林里的蒲公英》在玻璃展柜泛着微光。这位曾经的打包工如今已是作协会员,他的蜕变故事旁陈列着"寻找2亿分之一"活动影像——千万外来建设者的笑脸拼成东莞地图。"通过出租屋文明共享计划,我们给10.4万栋出租屋配送了文化资源包。"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人指着互动装置,屏幕上正实时滚动"友能量城市漫游计划"的动态:贵州抹茶与东莞咖啡在107家店铺交融,心理咨询师在企石"文明夜校"开讲情绪管理课。
 
  夜幕板块的沉浸式投影区,虎门"文明夜市"的霓虹与石碣"文明墟市"的灯笼交相辉映。每年三万场文明实践活动构成城市脉络:大朗"一号关爱"为留守儿童开设编程课,凤岗"守护候鸟"项目联动港资企业提供亲子宿舍。新建的54个城中村示范点里,图书馆与篮球场取代了麻将馆,66家城市阅读驿站亮灯至深夜。"当45家'·莞'文化空间在工业园区落成,"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副院长陈碧云抚过观众留言墙,"流水线上的青年终于有了写诗的地方。"
 
  这场将持续至年底的展览,既是东莞交出的人文答卷,更是面向2025"三年见效"节点的起跑哨音。当离场观众带走印有"龙腾湾区·潮游东莞"的文创口罩,文化赋能的故事正从展墙流向大街小巷——正如摄影家捕捉的那帧经典画面:白发阿婆在樟木头作家村的榕树下,为年轻作家讲述林则徐巡街的旧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