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东莞滨海湾新区,厦岗社区工地上塔吊林立,渣土车穿梭如织。作为市重点工程的厦岗新华智造产业中心一期项目,自今年3月动工以来,已完成桩基工程与基坑支护,土方外运进度突破60%。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李远在现场介绍:"目前我们正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预计年底前完成9栋厂房主体封顶,2027年6月全面竣工。"
这座占地98.8亩的现代化园区,规划建设30.96万平方米建筑体量,包含1栋5层、1栋6层、6栋11层高标准厂房,配套1栋4层食堂及地下车库。项目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通过创新性的"空中连廊+地下环路"交通体系,实现人货分流与空间集约利用,着力打造"研发+生产+配套"三位一体的新型产业空间。
智慧建造赋能高效履约
在项目智慧工地指挥中心,电子屏实时显示着200余名工人、30余台机械的作业数据。"通过BIM技术预演施工流程,我们提前发现并解决了12处管线冲突问题。"项目总工王建国展示着三维模型,"智能监测系统对基坑位移、沉降等参数进行24小时预警,确保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施工方创新采用"咬合桩+TRD工法"组合支护技术,有效控制地下水位与土体变形。在土方开挖环节,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将运输车辆周转效率提升40%,日均出土量达8000立方米。这些创新举措使得项目在雨季施工中仍保持月均3万方土方外运的进度,较同类工程工期缩短20%。
产业地标承载湾区使命
作为长安镇与滨海湾新区联动的"产业门户",该项目精准锚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通过构建"研发孵化-中试加速-规模生产"全链条载体,重点引进5G通信、智能终端、半导体封测、AI算法等领域的领军企业。
"我们特别设计了层高7.5米、承重1.5吨/㎡的超大空间,满足集成电路洁净车间与服务器机房的特殊需求。"招商负责人透露,目前已对接意向企业23家,其中3家行业龙头企业计划将区域总部落户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容纳5000名产业人才,年产值超50亿元,为东莞打造"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提供关键支撑。
产城融合开启新篇
站在11层厂房的观景平台上,滨海湾大桥的轮廓清晰可见。项目规划统筹地上地下、生产生活、生态景观三大空间,园区内设置共享会议室、无人便利店、屋顶花园等配套设施,容积率提升至3.5的同时保持40%绿化率。
"这里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创新社区。"长安镇经发局负责人表示,项目将联动周边5平方公里的厦岗科技园,形成"一核多点"的产业集群格局。未来三年,该片区计划新增产业空间超百万平方米,重点培育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为东莞建设广东省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实验区注入强劲动能。
从桩机轰鸣到钢构林立,厦岗新华智造产业中心正书写着"东莞速度"的新注脚。这个镶嵌在珠江东岸的产业明珠,不仅承载着本土企业增资扩产的需求,更肩负着承接深圳外溢资源、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的重任。当智能工厂的灯光次第亮起,这片热土正孕育着改变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版图的力量。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