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开放二孩会否出现教育资源严重紧张问题?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5-11-03 08:50:27
  全面开放二孩会否出现教育资源严重紧张问题?
 
  近日,“全面二孩”新政刷爆了朋友圈。“独生子女”政策时代终于要结束了,东莞许多家庭喜大普奔。但同时,也有市民担心,全面开放二孩会出现教育资源严重紧张的问题。
 
  “全面二孩”时代来临,东莞是否将迎来婴儿潮?往后几年,东莞将诞生多少新生儿?
 
  东莞市卫计局日前表示,目前,东莞还没有掌握相关数据。
 
  但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东莞人生二孩的意愿是比较强烈的,这跟当地传统观念和生活环境有关系,有了政策支持,预计东莞二孩家庭数量还会增多。此外,东莞外来人口众多,且较年轻,拥有生育能力并有生育意愿的人应该也比较多。
 
  前段时间,东莞某网站就是否愿意生二孩发布民调,近300名网友参与投票,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网友均表示想生第二个孩子。
 
  “单独二孩”政策落地东莞后,东莞二孩申请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市卫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底,全市符合“单独二孩”的夫妻有6149对,当时已有4836对提出申请,申请比率达到78.64%,审批通过率86.12%。而最新数据统计,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总数也在逐渐增多,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有5793对夫妻已成功办理“单独二孩”申请。
 
  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广东常住人口约1.07亿,每年新生儿130多万人,出生率为12.1‰。《2014年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底,东莞常住人口834.31万,户籍人口191.39万,户籍出生人口1.2万,出生率为11.2‰。
 
  如果按照以上数据及计算方式推算,目前东莞全市每年新生儿约在10万人左右。
 
  另据专家评估,之前不符合政策而积累下来的生育潜力将会在政策放开之后的短时间内释放。广东预计于2017年、2018年迎来生育小高峰,全省生育水平比目前每年最高可增近30万名新生儿。暂不考虑其他因素,如果按照同样方式推算,届时东莞每年最高可增约2万名新生儿。
 
  A 二孩入读幼儿园有困难吗?
 
  教育部门称需及早规划学位
 
  “二孩”驾到,最先面临的教育问题便是幼儿园教育问题。
 
  公办幼儿园太少、私立幼儿园太贵、幼师流失率高、办学质量参差不齐……此前,东莞幼儿园存在诸多招人诟病的问题。
 
  莹莹是非东莞户籍的孩子。当年入读幼儿园时,莹莹妈妈原本为她申请了虎门中心幼儿园,但竞争太激烈,没有选上,只好就读私立幼儿园。“就读的这家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是5000元—6000元,已经是很普通的幼儿园了。好一点的私立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超过1万元。”莹莹妈妈说,选私立幼儿园的时候,挑了好几家,总担心不正规。
 
  小王子拥有东莞户籍,进入一所公立幼儿园——望牛墩中心幼儿园还算是比较顺利。当时,一个学期的学费大概是1800元,觉得比较合理。但在就读之前,他还上过一阵子的私立幼儿园,一学期的学费大概是4000元。不仅学费贵,私立幼儿园更严重的问题在于老师不稳定。小王子妈妈说,孩子班上一学期就换了三四个老师。幼师工资过低,导致流动性大,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据某私立幼儿园园长张小姐介绍,东莞私立幼儿园的幼师以合同工居多,月收入偏低,人员流动频繁,这是普遍现象。
 
  为此,2012年起,东莞连续三年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约1亿元,促进幼儿园尤其是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市教育局、市财政局于今年9月30日联合印发《东莞市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试行办法》,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从今年起连续两年,每年市财政投入5220万元,对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实施奖补。
 
  目前,东莞共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11所,公办(集体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73.97%。全市等级幼儿园占比48.8%,“广东省规范化幼儿园”占比96.4%。幼师流失率从三年前的16%以上降低为10%左右。
 
  2014—2015学年,东莞在园的3—6岁幼儿共29.05万人,入园率达99%。他们由881所幼儿园接纳,其中民办幼儿园692所,占比78.5%。就现阶段而言,东莞公办幼儿园数量虽少,但整体的办园规模基本能满足适龄儿童需求。
 
  幼儿园适龄儿童的年龄为3—6岁,“单独二孩”入学高峰即将到来。根据估算,东莞“全面二孩”的入学高峰期也将在2020年前后出现。入园难、入园贵、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仍存在,以及将要面临的巨大缺口问题。
 
  截至2014年底,东莞常住人口834.31万,户籍人口191.39万,常住人口是户籍人口的4.36倍。“全面二孩”放开,东莞的“二孩”们势必将包括大量的非户籍人口。
 
  随着适龄儿童增多,是否会出现原本就紧张的幼儿园优质学位更加供不应求,竞争更加激烈?
 
  教育专家指出,“二孩”驾到,学位需求增长是必然的,政府层面应该通过对未来人口增长的数据分析,积极着手规划,制定相应政策,通过增量、提质、惠民等手段,以缓解幼儿园阶段的教育困境,保障每一位孩子都能入得了园,上得起学,上得好学。
 
  B“老大”不同意生二孩怎么办?
 
  换一种柔和方式引导孩子接受
 
  “全面二孩”政策放开,不少家庭感叹,终于等到生二胎的机会。然而,这个时候,“老大”却不同意,生还是不生呢?做父母的该怎么办?
 
  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数十对已育有一个孩子并有生二孩想法的夫妻。半数以上夫妻坦言,孩子不太愿意他们再生一个小孩,有的孩子甚至强烈反对,坚决不同意父母再生。
 
  “单独二孩”政策放开后,曾有机构做过类似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孩子都会因为爸爸妈妈生二胎而出现抵触情绪。诸如13岁少女用自杀逼父母放弃已怀孕近14周的胎儿、父母给女儿写保证书承诺永远第一喜欢“老大”方获二胎“许可权”等类似新闻时有见诸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如何构建和谐二孩家庭?“老大”一时不同意,还是想生“二孩”,该怎么跟孩子沟通?
 
  专家分析,二孩的出现会激发老大的同胞竞争意识,产生被抛弃的焦虑感。父母用不着过分担心和害怕,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应,应该去接纳孩子的消极抵触情绪。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引导,争取“老大”同意,妥善处理好两个孩子间的关系,才能保证今后手足相亲相爱,营造一家人和睦融洽的氛围。
 
  专家支招,准备要二胎的父母,应该先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换一种柔和的方式让孩子去接受。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明白,即使有了弟弟妹妹,父母对他的爱也不会减少。
 
  同时,专家也提醒,父母们需要注意的是,和孩子沟通并不等同于哄孩子。孩子3岁以前,比较容易接受新的家庭成员。但是孩子5岁以后,思维和判断能力都已经初步形成,父母们不妨像对待一个小大人一样,平等地和他进行交流,跟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理解弟妹的出现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父母为什么要再生一个孩子。
 
  也有专家指出,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父母应让孩子多接触一些小朋友,让他们积累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的经验,这会影响孩子对有一个弟弟或妹妹的反应和态度。
 
  一旦“二孩”出生后,由于“二孩”年幼,父母关注的重心难免会转移。“老大”会有爱被夺走的焦虑,认为父母更爱弟弟或妹妹,给他的爱少了,因此而产生失落感。这时候,父母更应关注“老大”的反应和感受,防止孩子做出过激行为。(记者 冯文美)(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