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升高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节奏

教育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19-08-02 09:16:22
  初升高如何更好地适应新节奏
 
  中考结束,孩子们各自开启了精彩假期。然而,部分初中毕业生的假期才开始,却又走进初中升高中的衔接班,“上起了学。”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们将面临着一个更大的考验——高考,要不要上衔接班、补习班,成了让家长与学生挠头的难题。与小学升初中相比,初中升高中的学生面临知识的跨度更大,学习方法的转变更多。有着丰富经验,来自东莞外国语学校的龚老师提醒家长与学生们,想要尽快适应高中、打好基础,在暑假期间应注重养成良好习惯、做好心理准备。
 
  7月31日,记者通过微信搜索发现,不少初中升高中的培训机构都打出了“暑假学习好,孩子不掉队!”“留下的空档越大就容易遭遇高中学习模式的淘汰”“快人一步掌握高中学习方法”等宣传标语,透露着一种信号——“不参加衔接班,就意味着慢人一步”。
 
  记者从东城一家教育机构了解,到该机构开设了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四个科目的一对一辅导和五人内小班两种类型的课程。小班课程一期上18天课,每天每个科目上一个半小时,每科收费3600元;而一对一课程收费较高,一个小时240元。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暑期衔接培训主要分几个步骤循序渐进,“首先,经过科学测评,制订学习规划;接着不仅仅是新旧内容衔接的强化教学,改善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达到拓宽学习思路,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之所以开设这几个科目的培训班,主要是高中这几个科目在思维和内容上的难度都大大增加,因此要将学生引导到高中知识的学习和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
 
  东城另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一期二期的衔接班已经开课了,报名很火热。要上课的话要抓紧报名,因为机构需要根据孩子的中考科目成绩将孩子分配到不同水平的班级,报名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班次、制作教材和培训规划等。”
 
  学生小婷自己提出要上衔接班,上了一段时间课程的她表示,上衔接班是有必要的。“暑假两个月的时间,原来的初中和即将步入的高中都不会对学生进行监督,学生很容易在两个月内放松自我,将所有良好的习惯抛之脑后,导致刚步入高中无法适应紧张的学习。所以衔接班一方面可以在暑期形成一个持续学习的习惯,杜绝思想松懈的可能;另一方面,让学生提前学习高一新课程,使得学生在真正面对高中学习时,能做到应付自如。”
 
  市民周女士认为:“既然孩子自己提出要上暑假衔接班,说明孩子还是很好学的,我当然会大力支持。”但是,周女士也提出了她的顾虑:“现在补习班市场扩张得很快,各种各样的补习机构良莠不齐,当时为孩子选机构的时候也花了很长时间才挑到合适的,主要就是担心误入了不靠谱的机构,孩子学不到东西,浪费金钱也浪费孩子时间。”
 
  对于处于初升高阶段的学生,东莞外国语学校龚老师认为:“初中到高中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心理和学习方法上,想要尽快适应高中、打好基础,在暑假期间应注重养成良好习惯、做好心理准备。”
 
  来自长安实验中学的黄老师也表示,“没有必要搞得太紧张了,初中毕业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给他们自主安排暑假生活的机会。当然,如果孩子本人强烈要求去上课的,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她建议,准高中生在经历了中考后,可以适当放松身心,多跟家长互动,“特别是新莞人子女,可以趁着暑假回老家与亲人沟通,探望家里的老人,尽尽孝心。”适当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也是准高中生可以在暑假期间做的,“打打篮球、学学乐器、参观艺术展览等,可以丰富思维、拓宽视野。”
 
  初升高衔接,无疑对于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记者发现,不少学校针对准高一新生已提前开展“衔接”工作。东莞外国语学校的龚主任介绍,“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会列出推荐书目供准高中生自行选择阅读,目的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更好的阅读习惯。开学后,针对孩子的生涯规划问题,会召开专家讲座让孩子了解学业和职业,为高中三年以及往后的人生定好目标。”
 
  东莞市第一中学的彭琪安老师介绍,在中考前,东莞市第一中学对有意报考的考生发布了高中生活指南,另外针对中考生家长也开展了多次“衔接”专题的活动,“在暑假,我们建议孩子多走出去,拓宽自己的视野;高中的学习模式与生活模式与初中都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建议孩子提前了解高中的状况。”
 
  广东财经大学大三学生小李对于初中升高中这一阶段就有着很深的体会。作为过来人,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1.利用百词斩、扇贝单词等软件背高考必考单词,高中无论如何选科,英语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抓紧暑假空闲的机会打好英语基础,对高中、大学都大有裨益。
 
  2.去找学长学姐借书,自学高中的各科,如果感觉自主预习有点困难,有条件的话可以去上衔接班接受辅导。
 
  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暑假期间要好好锻炼身体。高中学习内容多,学业繁重,需要有健康的体魄来支撑高强度的学习。(记者 覃志杰)(来源:东莞时间网)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