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清晨,天邑湾小区广场人头攒动。万江医院联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组建的"红色健康驿站"前,呼吸科专家手持听诊器为居民听诊,骨科医生蹲身为老人检查关节,小儿外科护士耐心解答疫苗接种疑问。这场持续三小时的义诊,是万江医院医师节系列活动的暖心终章——从8月1日启动的企业健康培训,到8月15日的心理健康讲座,15天内20余场惠民服务覆盖企业、社区、校园,惠及人群超5000人次。
竞技场上的生死时速
8月8日的技能竞赛现场,儿科医生李明阳的防护面罩上凝着水珠。作为心肺复苏竞赛冠军团队成员,他精准把控着"黄金四分钟"的每个环节:胸外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人工呼吸潮气量500-600毫升,团队配合默契到毫秒。"去年省赛失利的遗憾,今天补上了。"他擦拭着额角汗水,身后电子计时屏定格在"2分18秒"——这比国际标准快了12秒。
管理工具应用竞赛同样硝烟弥漫。超声科团队展示的"危急值智能预警系统",将异常指标通报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30秒;急诊科的"创伤救治五步法"流程图,通过鱼骨图精准定位效率瓶颈。儿科主任张洁点评:"医疗质量提升,既要快准狠的急救本领,也要绣花功夫的管理思维。"
荣誉殿堂的精神传承
8月18日的表彰大会,"好医生"张洁接过证书时眼眶湿润。这位扎根急诊科22年的主任医师,手机里存着上千条患者家属的感谢短信。"凌晨三点抢救溺水儿童,家属握着我的手说'你是孩子的救命恩人'",她的叙事里没有惊涛骇浪,只有白大褂上的消毒水味与听诊器缠绕的温度。
同日揭晓的"好护士"榜单同样星光熠熠。韦嘉雯在ICU坚守48小时护理重症患者,梁健英发明的"防拔管约束手套"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护理部主任徐帼英翻着历年表彰名单感慨:"从最初5人获奖到如今20人上榜,变的是人数,不变的是医者仁心的传承。"
社区里的生命课堂
8月1日的微科光电企业,健康副厂长王磊的急救培训别开生面。他让员工扮演"伤员",用番茄酱模拟出血伤口,实操止血包扎技巧。"登革热防控要记住'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九字诀",他的方言讲解让工友们频频点头。
在信鸿澜岸夏令营,口腔科医生李晓琳的筛查揪出3例早期龋齿。"儿童刷牙要牢记'圆弧刷牙法',每次不少于3分钟",她手把手纠正姿势的画面,被家长拍成短视频获赞3000次。
从白衣天使到健康使者
"医师节是致敬,更是鞭策。"院长陈志强展示着最新数据:近三年医院门诊量年均增长18%,三四级手术占比提升至45%,智慧医疗系统让患者候诊时间缩短60%。他身后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惠民服务照片——穿着蓝马甲的医护在街头教八段锦,背着药箱的药师在渔船问诊渔民,实验室里的研究员比对基因图谱...
夕阳西下,天邑湾广场的义诊接近尾声。张洁将最后一盒降压药递给老人时,手机突然震动——急诊科呼叫,一名急性心梗患者正在来院途中。她转身跑向救护车时,白大褂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像一面飞扬的战旗。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