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AI技术迭代升级的浪潮中,东莞莞城医院率先落地的认知障碍筛查系统引发行业震动。该院最新投用的智能诊疗设备融合国际前沿算法与本土化临床经验,通过"画钟测试+记忆量表"双重评估体系,正在重构老年脑健康筛查的行业标准。
这套由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陈仰昆参与研发的AI系统,将传统"画钟测试"数字化为可量化诊断模型。受试者需在电子屏上完成包含圆形绘制、数字定位、指针校准的复合指令,系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时分析空间感知、逻辑思维等12项神经功能指标,0.2秒内完成超200个特征点捕捉。配合自主填写的记忆评估量表,双轨验证机制使筛查准确率突破92%大关。
"从胶片显影到AI阅片,我们实现了诊断效率的指数级跨越。"体检科主任梁妙贤展示的对比数据颇具冲击:传统诊断流程平均耗时55分钟,而AI系统5分钟内即可生成结构化报告,日接诊量提升8倍。但技术革新并未削弱医疗监管,每份AI诊断均需经三级医师审核,系统内置的质控模块可自动追溯诊断偏差。
这套设备的战略价值不止于筛查端。其搭载的智能康复系统开创了认知训练新模式,通过力学传感器和自适应算法,能为不同病程患者定制渐进式训练方案。临床数据显示,早期干预组患者的MMSE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提升37%,病程发展速度减缓42%。
值得关注的是,莞城医院正联合深圳大学神经科学研究院构建区域脑健康数据库。项目负责人透露,未来将整合眼动追踪、步态分析等多元数据,开发覆盖阿尔茨海默症全病程的AI预警模型。随着首期50万份老年认知数据入库,大湾区脑疾病防治网络正加速成型。
在这场医疗AI的攻坚战中,莞城医院展现出硬核技术实力:既守住医疗安全的底线,又突破效率瓶颈的天花板,更撬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支点。当银色浪潮遇见数字革命,中国医疗机构的破局之路愈发清晰。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