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守护城市燃气安全运行“生命线”良好局面
燃气安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筑牢燃气安全生产防线,不仅需要落实落细的行动,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即日起,东莞日报联合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推出《燃气安全面面观》系列报道,聚焦先进工作经验,展示燃气安全亮点做法,进一步普及燃气安全知识,助力形成社会各方共同守护城市燃气安全运行“生命线”的良好局面。
累计入户安检142400户,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率超99%,打击各类“黑气”行为共40宗,暂扣各类钢瓶976个……今年9月底,东莞新一轮城镇燃气安全“百日行动”迎来收尾,在34个镇街(园区)当中,黄江镇表现优秀,多项指标排名前列。
这是黄江精准发力攻坚燃气安全的结果。近年来,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黄江城管分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并创新监管机制,推进燃气安全检查常态化,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燃气安全管理态势,保障了镇内用气环境总体安全平稳。
“我们的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比较顺利,最大的动力,就是镇委镇政府的支持。”作为黄江燃气安全主要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黄江城管分局燃气组组长黎浩根如是介绍。
黄江由于接入天然气比较晚,目前使用的城镇燃气中,以液化石油气居多。相比起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更危险些,管理起来难度也更大。
摸清自身“家底”后,黄江坚持高位推进燃气安全工作,在每一次重大燃气安全检查行动中,由镇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一线开展督导和检查。与此同时,从打击“黑气”、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等重点方面着手,加强燃气安全管理。
在多项工作中,打“黑气”是较难的一项,曾经由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执法联动性不足,联合办案程序不够清晰等原因,让执法者陷入了“打游击”的困境。
黎浩根介绍,为了破解这一困境,黄江城管分局从两方面进行了突破。一方面,改变以往的城管部门单一行动,充分发挥联动机制,动员应急、网格、消防等职能部门和各村(社区)负责人共同参与,并简化移交手续;另一方面,联动公安部门监控网络,对隐匿性强的“黑气”实现追踪定位。
“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打‘黑气’联合行动小组,还组建了微信群,只要有消息,大家都收得到,一起开展行动。”黎浩根说,强化联防联控后,自今年6月以来,通过加强排查蹲点,追根溯源,已依法查处“黑气”窝点18处,查扣各式规格石油气钢瓶346个,累计移交给公安分局立案处理2宗,起到了有效震慑。
在燃气安全中,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也是重要一环。黄江镇内共有4家瓶装液化石油气企业,数量为我市最多,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又该如何“出招”?
黎浩根介绍,这些企业具有规模较小、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特点,为了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意识,黄江城管分局从“管”和“罚”两方面下了功夫。
在“管”上,在各燃气供应站内各角落装置摄像头,持续落实场站视频监管,同时,聘请第三方公司安全员现场监督,检查是否存在违规作业行为。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要求限期落实整改,屡教不改者则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处罚。双管齐下,不仅加强了辖区内燃气经营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更实现了安全隐患源头治理。
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黄江城管分局还经常组织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片长等队伍走街串巷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市民的安全防护意识。今年7月,在一次入户宣讲和检查过程中,黄江城管分局工作人员一进门就发现一出租屋燃气瓶存在泄漏状况,而租户正在炒菜并未发觉,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关上了阀门并耐心解说了一番,该租户表示十分感谢。
“后来我们检查发现,原来是连接气瓶的胶管没卡牢,还好发现得及时,不然后果不堪设想。”黎浩根说,这就是检查和宣讲的重要性,行动常态化,可以避免很多燃气事故的发生。
燃气安全要想久安,必须常治、长治。下来,黄江城管分局将继续联合多方力量全面深入推进燃气安全专项治理,持续开展系列行动,压实各方责任,并在联动机制、专业性队伍等方面加强建设,坚决杜绝各类燃气安全事故,为市民筑牢安全用气防线。(东莞+)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