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田廿二载:花期魔术师的匠心坚守

万象   来源:莞讯网  责任编辑:百花残  2025-06-11 10:13:20
 
  晨光刺破薄雾时,邓志平的胶靴已陷进莲湖泥沼。6月10日清晨6点,这位桥头镇荷花种植基地的农艺师俯身拨开荷叶,指尖轻触蓓蕾:"国庆红再两天就能开,香雪海得控水了。"他身后四百余个品种的荷塘犹如调色盘——赤碗如焰火灼灼,金丝猴瓣尖镶着金边,二十万盆荷花在廿二载光阴里次第绽放,织就"中国荷花名镇"的底色。
 
  1997年的夏天烙印在邓志平记忆里。刚从广州林校毕业的青年,握着铁锹参与莲湖首批观赏荷栽种。如今他蹲在田埂上讲解"花期魔术":温度计显示25℃时,他给晚花品种加盖遮阳网;当寒流预警闪烁手机屏幕,三百亩荷塘连夜灌入温水。"17℃是生死线。"他撩起沾满泥浆的裤管,露出小腿上陈年冻疮疤痕。去年寒冬,他带领团队用恒温大棚保住三千盆中国红,这些珍品将在本月七彩花田盛放。
 
  在育苗棚内,邓志平举起一截种藕示范嫁接技法。刀片精准削去芽点表皮,动作行云流水。"赤碗要接霸王鞭根茎才扛得住台风。"他培育的杂交品种春风艳正舒展新叶,粉白渐变的花瓣比传统品种厚实三成。技术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录着观测数据:PH值6.8的泥浆最利花茎拔节,晨间摘芯可延迟花期五天。这些经验凝结成《桥头荷花栽培手册》,分发到全镇37个村社荷塘。
 
  日头升到竹竿顶端,邓志平掏出旧相机拍摄花苞生长状态。镜头扫过荷塘时突然定格——某片荷叶背面密布蚜虫。"快拿苦参碱!"他冲助手高喊。农药喷洒车的轰鸣惊起白鹭,却掩不住他抚过病株时的低语:"你们得争气啊。"午后骄阳下,这位五旬农匠倚着柳树小憩,汗湿的工装后背印着斑驳盐霜。
 
  "荷花出淤泥时最有劲。"邓志平舀起墨绿塘泥揉捏。廿二年前亲手栽下的并蒂莲仍在开花,粗壮根茎盘结如龙。当七彩花田涌进赏荷人潮,他总隐身花海深处,指尖拂过那些亲手调教的花期。荷香漫涌的夏天,他听见生命拔节的回响。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

品牌介绍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DMOZ目录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和网友发布,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站客服,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合作!
Copyright © www.guannews.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莞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