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开展立沙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生产联合检查
公共管廊,指的是用于敷设各个厂际管道的公共管廊,作为园区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由管架、管道及附属设施组成。
为全力防范化解立沙岛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持续深化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集中治理,近日,市安委办印发《关于开展立沙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生产联合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由市应急管理局牵头,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和沙田镇安委会开展立沙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联合检查。
记者了解到,本次联合检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对标自查阶段。园区公共管廊管理单位、使用单位等相关方对照《化工园区公共管廊管理规程》和重点检查内容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形成自查隐患问题及整改措施清单。
第二阶段是联合检查阶段。联合检查组结合部门职责分工,分组开展管廊沿线和管理台账资料抽查,填写检查意见表,重点检查上次联合检查隐患问题和工作要求落实情况以及管廊管理单位、使用单位对标自查整改情况;组织开展交流座谈活动,通报联合检查发现的隐患问题,分析研究公共管廊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和整改提升措施。
《通知》指出,联合检查主要包括资料检查和现场检查。其中,资料检查重点内容包括规划和准入情况、施工管理情况以及安全管理情况。
现场检查重点内容包括检查管架、管道是否设置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接地设施是否锈蚀、松脱、断开;检查管道阀门、法兰等静密封点是否泄漏;检查管架、管道、管托及支架(拉杆)及管道元件是否锈蚀,管道保温层是否松脱;检查管道管托及支架(拉杆)是否松脱、脱落;检查管道停运期间泄压措施是否有效;检查管道敷设是否合理;检查管道是否变形、移位;检查管廊管架是否标识,管廊主要部位是否设置断面标识牌、标识牌上管道图示是否与现场一致;检查管道表面色及介质、流向标志是否完整;检查管廊施工现场(如有)管理情况。
第三个阶段是整改提升,管廊管理单位、使用单位、承包商等相关方要针对自查和联合检查组反馈的隐患问题,逐一落实整改到位。对于短期内无法完成整改的隐患问题,要制定专项整改方案,落实风险防范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隐患问题闭环管理。
根据《通知》部署安排,近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和行业专家到立沙岛化工园区开展公共管廊安全生产联合检查。
检查组首先在立沙岛应急管理分局召开了立沙岛化工园区公共管廊安全生产联合检查工作会议,听取有关公司对落实公共管廊安全管理情况的汇报,通报上海“6·18”1#乙二醇装置爆炸事故,警醒园区公共管廊管理单位、使用单位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全力防范化解立沙岛化工园区安全风险。
按照分工安排,检查组分组对立沙岛公共管廊全线开展了实地巡检,深入检查管架、管道和紧急切断阀等部位。同时,检查了公共管廊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应急预案编制及应急演练等方面情况。
检查发现,公共管廊管理单位存在应急预案编制简单,事故原因分析不足、应急处置措施过于简单,没有注明应急物资支援单位的应急物资存放点和联系人;公共管廊使用单位和管理单位未建立沟通协调联动机制的管理制度或规定并实施;应急预案中应急联动处置方案不完善,管廊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的职责不明确,公共管廊部分区段杂草过多,影响公共管廊日常安全巡检和应急抢修作业,存在火灾隐患等隐患问题。
针对联合检查组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公共管廊管理单位和使用单位务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严格做好风险管控、隐患整治和应急演练,落实整改提升,建立健全“一管一预案”,完善完备管道管理台账,严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东莞+-应急365)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