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镇近日打响"三线"整治攻坚战,镇党政班子以"四不两直"方式直插工程现场,对先锋村、横流社区等首批整治区域展开突击督导。督导组手持施工图纸逐段核验管线入地进度,现场约谈三大运营商负责人,要求限期清理跨路飞线。据悉,该镇采取"镇村联动、标本兼治"作战模式,年内将彻底清除16公里主干道"空中蜘蛛网",目前阁西村示范段已实现光缆全入地,整治区域线缆故障率下降76%。
这场整治风暴直指通信行业沉疴。督导现场发现,某运营商仍在违规使用铝芯电缆,存在严重火灾隐患,当即被责令停工整改。城建办主任现场立下军令状:"所有架空线路必须按照'横平竖直、贴墙入管'标准施工,对破坏外立面的施工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值得注意的是,整治方案首次引入智慧监测系统,通过在重点区域安装智能摄像头,实时捕捉私拉乱接行为,系统已自动生成23起违规预警。
针对整治后易反弹的顽疾,镇政府祭出组合拳。建立"三长制"管理体系,由镇长任总指挥,村书记担任网格长,运营商技术骨干担任线路长,三方每月召开联席会议。更严厉的是,将运营商线路审批权纳入诚信考核,对年度违规超3次的企业实行市场准入限制。数据显示,试点区域群众满意度从整治前的58%跃升至91%,线缆类市政投诉量断崖式下降。
在横流社区施工现场,工人正采用微创技术进行管线入地作业。这种新型非开挖技术可将施工周期缩短40%,路面破坏面积减少75%。通信专家指出:"沙田模式的最大突破在于建立全生命周期监管,从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到运维管理形成闭环。"据悉,镇政府已预留1200万元专项保证金,用于整治后五年的常态化运维。镇委书记在攻坚会上强调:"这不是简单的线路整理,而是对城镇空间治理能力的全面考验,必须用绣花功夫打造湾区样板工程。"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