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王健林旗下万达集团再度抛售核心资产引发市场震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最新公示显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及阳光人寿五家机构组成的联合体,已于5月6日获批收购东莞长安万达广场等48家公司股权。至此,东莞四座万达广场中,长安、厚街、虎门三座地标项目均完成易主,仅剩东城万达仍在万达商管体系内。这场资本腾挪背后,折射出万达轻资产化进程的提速与商业地产行业格局的深层洗牌。
险资与PE巨头入局 工商变更路径浮出水面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万达广场虽暂未完成工商登记变更,但其所有权转移已无悬念。根据交易协议,万达商管仅保留运营权,资产交割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其余两座万达广场的接盘方背景已清晰:厚街万达由阳光人寿通过苏州联商陆号全资控股,虎门万达则由太盟(珠海)旗下宽和商管接手。股权穿透显示,两家接盘机构背后分别站着险资巨头与亚洲私募龙头,资本属性迥异的联合体入局,暗示商业地产正成为金融资本角逐的新战场。
十年地标易主 东莞商业格局生变
回溯历史,长安万达广场2013年开业时曾创下三天75万客流纪录,王健林亲临剪彩的盛况仍被本地商户津津乐道。这座总建面38万平方米的“城市引擎”,不仅终结了东莞高端消费外流广深的尴尬,更带动霄边地块十年间地价飙升超500%。然而,随着三座万达广场接连易主,东莞商业版图或将迎来二次重构。业内人士指出,险资与PE更注重资产回报率,未来是否延续万达重运营模式存疑。
从交易细节看,万达此次出售直指“降负债、保上市”的核心目标。尽管保留运营权可维持商管收入,但资产所有权的丧失意味着核心盈利模式转向“服务输出”。值得警惕的是,东莞三座万达广场接盘方均为金融机构,其追求短期回报的特性与商业地产长周期运营规律存在天然冲突。若后续出现资本套现离场,或将动摇东莞商业稳定性。这场交易既是万达断腕求生的缩影,亦为商业地产金融化浪潮投下警示注脚。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