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石龙镇“双百”惠企政策宣讲活动如期举行,标志着东莞新一轮惠企服务行动在基层持续深化。此次活动由市委统战部与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主办,石龙镇统战办及镇工商联(商会)具体承办,镇司法分局、经发局、政务服务中心协同协办,聚焦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诉求,系统性地搭建起政企沟通与政策落地的立体化平台。现场汇聚了镇内工商联会员单位、各商协会代表及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这场兼具政策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题活动。与此同时,东莞+、市工商联、莞邑同心视频号等平台同步开启线上直播,超过2.8万人次通过云端接入,实时观看并参与互动,反映出企业对政策解读的高度关注与迫切需求。
活动现场,石龙镇统战办主任、镇工商联(商会)常务副主席黎明新发表致辞,指出当前经济环境复杂、发展任务繁重,正处于关键攻坚阶段,更需政企携手、同向发力。他强调,此次“双百”惠企政策宣讲会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兑现、资金申报、平台支持等多个维度,既是政策红利的集中释放,也是企业稳健发展的有力支撑。政策是机遇,法律是底线,二者结合方能构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他表示,石龙镇统战办与镇工商联(商会)将持续围绕镇委镇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服务机制,延伸服务触角,不仅要做政策传达的“扩音器”,更要做企业诉求的“传声筒”和政企联动的“连心桥”,切实助力民营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在专题宣讲环节,东莞公证处公证员邱欣以“公证助企高质量发展”为题,系统梳理公证服务在企业经营中的多维应用场景。她指出,企业在日常合同管理、融资贷款、知识产权保护乃至跨境投资等环节,均可能面临法律风险,而公证作为一种法定证明机制,能够在证据固定、履约保障、争议预防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她通过多个真实案例,展示了企业如何借助公证手段实现风险前置管理,尤其在涉外业务中,公证文件常成为国际认可的法律凭证,有效降低跨境交易成本与不确定性。
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谢壁林则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重点领域资金申报”展开深度解析。他介绍,超长期特别国债作为国家稳投资、促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已逐步覆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绿色低碳等多个关键领域。他详细拆解政策背景、资金投向、申报门槛及评审标准,并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分享了联合申报的操作模式,既呈现成功案例的共性特征,也剖析部分申报失败的典型问题,为企业提供可复制、可规避的实操参考。他强调,精准把握政策导向、科学编制申报材料、强化部门协同是提升资金获取成功率的关键。
广东宏创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何慧琪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体系及政策”,全面解读国家、省、市三级对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支持框架。她明确区分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认定标准与申报路径,指出“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不仅是政策导向,更是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的战略选择。她建议企业提前规划、精准对标,借助政策红利加速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实现从“小而多”向“精而强”的跃迁。
石龙镇政务服务中心“企莞家”推广师王熠辉现场演示“企莞家平台”的功能架构与服务场景。该平台已于2025年完成升级迭代,整合政策发布、资金申报、诉求响应、办事指南等核心模块,支持企业通过PC端或移动端实现“一站享政策、一键提诉求”。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处理企业诉求逾2.2万件,大幅减少企业往返奔波,推动政务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推送”转变。王熠辉强调,平台将持续优化智能匹配与精准推送能力,让政策找企业成为常态,真正实现“零跑动”办事目标。
宣讲结束后,现场进入热烈的答疑交流环节。企业代表围绕政策适用条件、材料准备细节、跨部门协调难点等问题,与主讲专家及职能部门负责人展开面对面沟通。相关部门就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逐一回应,部分复杂问题现场记录并承诺后续跟进。参会企业普遍反馈,此次活动内容扎实、针对性强,既厘清了政策盲区,也拓宽了发展思路,对今后申报项目、优化管理、规避风险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将积极梳理内部资源,推动政策落地转化。
据悉,自今年下半年起,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总商会)联合市直多部门,已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双百”惠企政策宣讲行动,计划开展不少于100场政策宣讲活动,覆盖民营企业家、企业决策层与管理层代表累计不少于120万人次。该行动作为东莞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企信心的重要举措,正逐步形成常态化、体系化、全域化的服务格局,持续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点击进入莞讯网首页>>